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2.1 我国社会保障权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2.2 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的基本概念 | 第16-19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3.1 生存权保障理论 | 第19-20页 |
2.3.2 社会连带理论 | 第20页 |
2.3.3 社会平等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状况分析 | 第21-34页 |
3.1 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需求水平 | 第21-27页 |
3.1.1 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需求量快速增长 | 第22-24页 |
3.1.2 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需求类型集中 | 第24-25页 |
3.1.3 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需求满足水平低 | 第25-27页 |
3.2 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的供给水平 | 第27-30页 |
3.2.1 政府对于司法救助资源供给水平较低 | 第27-28页 |
3.2.2 政府对于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的立法层次比较低 | 第28-29页 |
3.2.3 政府缺少对于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的配套保障制度的供给 | 第29-30页 |
3.3 造成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需求量升高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3.3.1 现行司法救助体制的低效积压了需求量 | 第30页 |
3.3.2 对司法救助范围的限制提升了需求量 | 第30-31页 |
3.3.3 劳资关系的紧张刺激了需求量 | 第31页 |
3.4 造成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给不足的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3.4.1 社会保障权裁判机构地位不独立 | 第31-32页 |
3.4.2 社会保障权保护的受案范围狭窄狭窄 | 第32页 |
3.4.3 社会保障权的救济的贯彻遇到地方阻力 | 第32-33页 |
3.4.4 相关的社会保障权配套制度尚未完备 | 第33-34页 |
第4章 缓解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矛盾的国际经验 | 第34-38页 |
4.1 美国缓解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矛盾的制度 | 第34-35页 |
4.2 德国缓解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矛盾的制度 | 第35-36页 |
4.3 日本缓解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矛盾的制度 | 第36页 |
4.4 缓解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矛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第5章 缓解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 第38-43页 |
5.1 建立独立、专业的社会保障行政复议机构 | 第38-39页 |
5.2 整合社会保障权司法救助的受案范围 | 第39页 |
5.3 克服地方政府阻力并完善诉讼费用缓缴、减免制度 | 第39-40页 |
5.4 完善社会保障权法律援助制度 | 第40-41页 |
5.5 设立社会保障权诉讼保险制度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