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10-17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 第10-12页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 第10-11页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非物质无文化遗产的特点 | 第12-13页 |
(一) 独特性 | 第12页 |
(二) 传承性 | 第12-13页 |
(三) 地域性 | 第13页 |
(四) 民族性 | 第13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意义 | 第13-17页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人权保护的体现 | 第13-14页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现 | 第14-15页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生态环境权的维护 | 第15-17页 |
第2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 | 第17-19页 |
(一)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律保护 | 第17页 |
(二)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法律保护 | 第17-19页 |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一)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 第19-22页 |
(二)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第3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之借鉴 | 第24-28页 |
一、与国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法律借鉴 | 第24-25页 |
(一) 日本 | 第24页 |
(二) 韩国 | 第24-25页 |
二、与国内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法律借鉴 | 第25-28页 |
(一)与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之比较借鉴 | 第25-26页 |
(二)与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之比较借鉴 | 第26-28页 |
第4章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之构建 | 第28-38页 |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28-30页 |
(一) 生命力原则 | 第28页 |
(二) 创新性原则 | 第28-29页 |
(三) 地域性原则 | 第29页 |
(四) 以人为本原则 | 第29-30页 |
(五) 主体协调原则 | 第30页 |
(六) 宣传教育原则 | 第30页 |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30-35页 |
(一)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第31-32页 |
(二)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 | 第32页 |
(三) 确定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保护 | 第32-34页 |
(四)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地位和权利保障 | 第34页 |
(五) 确定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 第34-35页 |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具体设计构思 | 第35-38页 |
(一) 保护的范围 | 第35页 |
(二) 保护主体 | 第35-36页 |
(三) 传承人制度 | 第36页 |
(四) 认定制度 | 第36页 |
(五) 设立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六) 保障制度 | 第37页 |
(七) 法律救济制度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