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1.2.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间的关系研究 | 第17-19页 |
1.2.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 | 第19-21页 |
1.2.3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1.2.4 经济增长、能耗与碳排量间的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3-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5-26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8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27-28页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28-50页 |
2.1 Granger因果关系 | 第28-37页 |
2.1.1 因果关系定义 | 第28页 |
2.1.2 线性系统下Granger因果关系及T-Y方法论 | 第28-33页 |
2.1.3 非线性系统估计及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3-37页 |
2.2 “碳排”投入产出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 第37-42页 |
2.2.1 投入产出方法的概述 | 第37-38页 |
2.2.2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假设 | 第38-39页 |
2.2.3 投入产出基本模型 | 第39-41页 |
2.2.4 “碳排”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 第41-42页 |
2.3 线性优化模型 | 第42-50页 |
2.3.1 一般线性优化模型 | 第42-43页 |
2.3.2 环境DEA模型 | 第43-45页 |
2.3.3 马奎斯特环境绩效指数 | 第45-50页 |
3 中国碳排、能耗与经济的总量关系研究 | 第50-83页 |
3.1 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量现状分析 | 第50-56页 |
3.1.1 数据描述 | 第50-51页 |
3.1.2 经济、能耗与碳排的趋势分析 | 第51-56页 |
3.2 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放间的因果关系研究 | 第56-65页 |
3.2.1 多元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 | 第56-62页 |
3.2.2 经济、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 第62-65页 |
3.3 经济总量、能耗量与碳排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 第65-75页 |
3.3.1 线性动态关系分析 | 第65-72页 |
3.3.2 非线性动态关系建模 | 第72-75页 |
3.4 基于计量模型的总量预测 | 第75-81页 |
3.4.1 单变量模型预测 | 第75-77页 |
3.4.2 多变量模型预测 | 第77-79页 |
3.4.3 预测能力比较 | 第79-8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4 中国碳排、能耗与产业结构研究 | 第83-113页 |
4.1 碳排投入产出模型及其主要指标 | 第84-88页 |
4.1.1 数据及模型设定 | 第84-85页 |
4.1.2 能耗及碳排指标设计 | 第85-88页 |
4.2 我国产业部门投入产出静态分析 | 第88-102页 |
4.2.1 我国各部门能源消耗量分析 | 第88-91页 |
4.2.2 我国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 | 第91-102页 |
4.3 我国产业部门投入产出动态分析 | 第102-111页 |
4.3.1 各行业部门能源强度分析 | 第102-105页 |
4.3.2 各行业部门二氧化碳强度分析 | 第105-107页 |
4.3.3 各行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107-11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5 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研究 | 第113-139页 |
5.1 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113-126页 |
5.1.1 目标函数的设定 | 第113-114页 |
5.1.2 限制约束条件的设定 | 第114-115页 |
5.1.3 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115-126页 |
5.2 基于环境DEA的优化模型研究 | 第126-137页 |
5.2.1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 第126-127页 |
5.2.2 部门环境效率静态分析 | 第127-132页 |
5.2.3 基于马奎斯特指数的我国行业环境效率的动态分析 | 第132-13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139-14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39-14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140-14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41-143页 |
图表索引 | 第143-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附录 | 第155-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