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二氧化钛的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锂/钠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37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2-23页
    1.3 钠离子电池简介第23-29页
    1.4 TiO_2材料的结构及其在锂离子/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29-35页
    1.5 本文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思路第35-37页
2 实验测试与理论计算方法第37-44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2.2 材料的表征分析第38-41页
    2.3 电极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第41-42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页
    2.5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42-44页
3 TiO_2-B纳米片自组装微球的离子液体辅助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第44-60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材料的合成第45页
    3.3 材料的表征第45-49页
    3.4 产物形貌调控及TiO_2分级结构形成机理探讨第49-54页
    3.5 TiO_2分级结构储锂性能研究第54-57页
    3.6 TiO_2分级结构对倍率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3.7 本章小结第58-60页
4 碳纳米管-TiO_2-B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储锂特性第60-77页
    4.1 引言第60-62页
    4.2 材料的制备第62页
    4.3 CNTs@TiO_2-B NSs形成机理探讨第62-63页
    4.4 CNTs@TiO_2-B NSs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第63-67页
    4.5 材料的形貌及物相调控第67-70页
    4.6 CNTs@TiO_2-B NSs复合材料的储锂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0-73页
    4.7 CNTs@TiO_2-B NSs复合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关系探究第73-76页
    4.8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TiO_2材料中嵌锂赝电容行为与相结构的关系探讨第77-90页
    5.1 引言第77-78页
    5.2 不同相比例的TiO_2纳米带的制备第78页
    5.3 TiO_2纳米带的表征第78-84页
    5.4 TiO_2纳米带的电化学储锂行为分析第84-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6 对TiO_2材料高倍率储锂性能的探究:纳米化/晶界/N-B共掺杂协同影响第90-108页
    6.1 引言第90-91页
    6.2 材料合成第91-92页
    6.3 超细纳米管组装TiO_2微球形成机理探讨:[Bmim][BF_4]离子液体的双功能作用第92-95页
    6.4 形貌和结构表征第95-97页
    6.5 材料表面电子态(掺杂结构)分析第97-99页
    6.6 材料储锂电化学性能分析第99-100页
    6.7 材料结构-倍率性能之间关系的探究第100-107页
    6.8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7 高倍率长寿命石墨烯复合TiO_2负极:嵌入型钠离子赝电容行为及储钠机理研究第108-129页
    7.1 引言第108-109页
    7.2 材料的制备第109-110页
    7.3 G-TiO_2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表征第110-114页
    7.4 G-Ti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钠性能第114-120页
    7.5 G-TiO_2复合材料的储钠动力学分析第120-121页
    7.6 G-TiO_2复合材料的储钠机制研究第121-127页
    7.7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9-134页
    8.1 结论第129-131页
    8.2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131-132页
    8.3 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50页
致谢第150-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54-155页
会议摘要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变换光学的天线设计
下一篇:地下火车站交通转换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