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2章 国有资产分类 | 第15-21页 |
2.1 国有资产的功能 | 第15-16页 |
2.2 进行国有资产分类的必要性 | 第16页 |
2.3 我国国有资产分类标准的演进 | 第16-17页 |
2.4 我国国有企业分类的两种模型 | 第17-19页 |
2.4.1 国有企业三力分类模型 | 第17-18页 |
2.4.2 国有企业“CFP 三维分类模型” | 第18-19页 |
2.5 便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分类标准—“双维分类模型”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3.1 绩效 | 第21页 |
3.2 绩效考核 | 第21页 |
3.3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第21-23页 |
第4章 经典绩效考核理论模型的探究与评价 | 第23-33页 |
4.1 关键指标法(KPI 法) | 第23-24页 |
4.1.1 关键指标的选择标准 | 第23-24页 |
4.1.2 关键指标法的评价 | 第24页 |
4.2 平衡计分卡(BSC)模型 | 第24-27页 |
4.2.1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 第25-26页 |
4.2.2 平衡计分卡模型的评价 | 第26-27页 |
4.3 经济增加值(EVA)模型 | 第27-28页 |
4.3.1 经济增加值的评价 | 第28页 |
4.4 绩效三棱镜(PP)模型 | 第28-30页 |
4.4.1 绩效三棱镜模型的评价 | 第29-30页 |
4.5 国有资产分类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0-33页 |
第5章 国有资产分类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 第33-40页 |
5.1 竞争性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模型的研究—以一汽集团为例 | 第33-35页 |
5.1.1 一汽简介 | 第33页 |
5.1.2 平衡计分卡模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以一汽集团为例 | 第33-34页 |
5.1.3 各维度指标的选取 | 第34-35页 |
5.1.4 BSC 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成果 | 第35页 |
5.1.5 关于一汽集团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 第35页 |
5.2 垄断性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模型研究—以中国石油为例 | 第35-38页 |
5.2.1 中国石油简介 | 第35-36页 |
5.2.2 中国石油公司的特征 | 第36页 |
5.2.3 各维度指标的选择标准讨论 | 第36-37页 |
5.2.4 对石油化工行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 第37-38页 |
5.3 公益性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模型研究—以 HD 区公共委为例 | 第38-40页 |
5.3.1 海淀区公共委介绍 | 第38页 |
5.3.2 公益性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特征 | 第38-39页 |
5.3.3 海淀区公共委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