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羧酸的功能衍生物论文

由醛(醇)和胺一锅法绿色合成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1页
    1.1 一锅法合成简介第9页
    1.2 酰胺类化合物概述第9-16页
        1.2.1 酰胺类化合物简介第9页
        1.2.2 酰胺键构建的意义第9-10页
        1.2.3 酰胺键的构建方法第10-16页
    1.3 有机合成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第16-19页
        1.3.1 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概述第16-18页
        1.3.2 目标产物结构鉴定方法概述第18-19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9-21页
        1.4.1 研究意义第19页
        1.4.2 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34页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1-23页
        2.1.1 实验仪器第21页
        2.1.2 实验试剂第21-23页
    2.2 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第23-27页
    2.3 收率计算方法第27-28页
        2.3.1 重量法测定反应收率第27页
        2.3.2 外标法测定反应收率第27页
        2.3.3 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第27-28页
    2.4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外标法的应用第28-33页
        2.4.1 配制标准溶液第28-29页
        2.4.2 GC定性、定量分析第29-30页
        2.4.3 绘制标准曲线第30-32页
        2.4.4 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实验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由醛和胺一锅法绿色合成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工艺优化第34-49页
    3.1 研究背景第34-36页
        3.1.1 由醛合成酰胺的最新研究进展第34-35页
        3.1.2 TCCA的应用第35-36页
    3.2 方案设计第36页
    3.3 醛与胺直接合成酰胺的工艺优化第36-41页
        3.3.1 反应溶剂的筛选第36-37页
        3.3.2 反应底物浓度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37-38页
        3.3.3 反应底物摩尔比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38页
        3.3.4 TCCA用量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38-39页
        3.3.5 反应温度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39页
        3.3.6 反应时间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39-40页
        3.3.7 正交优化实验第40-41页
    3.4 反应底物拓展第41-43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3-47页
        3.5.1 工艺优化结果分析第43页
        3.5.2 反应底物拓展分析第43-44页
        3.5.3 反应机理探讨第44页
        3.5.4 各种酰胺产物的光谱特征数据第44-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由醇和胺一锅法绿色合成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工艺优化第49-64页
    4.1 研究背景第49-50页
        4.1.1 用醇合成酰胺的最新研究进展第49页
        4.1.2 TCT的应用第49-50页
    4.2 方案设计第50-51页
    4.3 醇与胺直接合成酰胺的工艺优化第51-57页
        4.3.1 反应溶剂的筛选第51页
        4.3.2 反应底物浓度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51-52页
        4.3.3 反应底物摩尔比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52-53页
        4.3.4 H_2O_2用量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53页
        4.3.5 TCCA及TCT用量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53-54页
        4.3.6 反应温度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54-55页
        4.3.7 反应时间对酰胺收率的影响第55页
        4.3.8 正交优化实验第55-57页
    4.4 反应底物拓展第57-58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4.5.1 工艺优化结果分析第58-59页
        4.5.2 反应底物拓展分析第59页
        4.5.3 反应机理探讨第59-60页
        4.5.4 各种酰胺的光谱特征数据第60-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创新点第65页
    5.3 不足之处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1 醛与胺制备的酰胺产物NMR谱图第69-80页
附录2 醇与胺制备的酰胺产物NMR谱图第80-90页
附录3 部分酰胺产物的IR谱图第90-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降解复合纺粘切片及非织造布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海南岛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