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自适应流媒体业务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信源信道编码在流媒体业务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12-16页 |
1.3.1 纠删码 | 第13-15页 |
1.3.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非对等错误保护编码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LT喷泉码 | 第19-24页 |
2.1.1 LT编解码 | 第19-20页 |
2.1.2 使用LT码实现非对等错误保护方案 | 第20-24页 |
2.2 卷积码 | 第24-27页 |
2.2.1 卷积码编解码 | 第24-25页 |
2.2.2 卷积码实现非对等错误保护 | 第25-26页 |
2.2.3 击穿卷积码 | 第26-27页 |
2.3 编码协作 | 第27-28页 |
第三章 DASH及HLS系统搭建及自适应流播放实现 | 第28-40页 |
3.1 DASH及HLS平台 | 第28-31页 |
3.2 服务器 | 第31-32页 |
3.3 实际网络模拟 | 第32-33页 |
3.4 客户端 | 第33-34页 |
3.4.1 DASH客户端 | 第33页 |
3.4.2 HLS客户端 | 第33-34页 |
3.5 DASH及HLS视频源编码 | 第34-37页 |
3.5.1 视频源选择及压缩编码 | 第34页 |
3.5.2 段分割 | 第34-35页 |
3.5.3 媒体访问列表生成 | 第35-37页 |
3.6 DASH及HLS平台仿真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流媒体的非对等错误保护方案 | 第40-53页 |
4.1 基于自适应流媒体的非对等错误保护方案框架 | 第40-42页 |
4.1.1 优化原则 | 第40-41页 |
4.1.2 方案描述 | 第41-42页 |
4.2 SVC信源编码 | 第42-46页 |
4.3 现有非对等保护方案局限性分析 | 第46-48页 |
4.4 非对等保护实现方案 | 第48-53页 |
4.4.1 UEP-LT编码方案 | 第48-49页 |
4.4.2 LT编码与击穿卷积码联合编码方案 | 第49-53页 |
第五章 非对等错误保护方案性能分析 | 第53-62页 |
5.1 LT-UEP改进方案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5.1.1 解码优先级 | 第53页 |
5.1.2 解码成功率 | 第53-54页 |
5.2 击穿卷积码与UEP-LT级联性能分析 | 第54-59页 |
5.2.1 击穿卷积码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5.2.2 Overhead | 第55-56页 |
5.2.3 解码优先级 | 第56页 |
5.2.4 解码成功率 | 第56-59页 |
5.3 自适应流媒体中非对等保护方案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5.3.1 对比测试环境 | 第59页 |
5.3.2 带宽变化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5.3.3 网络丢包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