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轨道交通应急预案评价研究--以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2 研究目的第10页
    3 研究方法第10页
    4 文献综述第10-13页
        4.1 国内相关研究第11页
        4.2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3页
    5 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
    6 论文的研究路线第13-14页
    7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7.1 论文研究的创新第14页
        7.2 论文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第一章 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相关概述第15-24页
    1.1 城市轨道交通第15-17页
        1.1.1 定义第15页
        1.1.2 主要特性第15-16页
        1.1.3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与作用第16-17页
    1.2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第17-18页
        1.2.1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定义第17页
        1.2.2 突发事件的特征第17-18页
        1.2.3 突发事件的危害性第18页
    1.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分析第18-22页
        1.3.1 人的因素第19页
        1.3.2 物的因素第19-21页
        1.3.3 环境因素第21页
        1.3.4 管理因素第21-22页
    1.4 轨道交通应急预案概述第22-24页
        1.4.1 分类第22-23页
        1.4.2 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的类型第23页
        1.4.3 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的必要性第23-24页
第二章 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4-31页
    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第24-25页
        2.1.1 科学性和可靠性第24页
        2.1.2 准确性和简明性第24页
        2.1.3 全面性和独立性第24-25页
    2.2 评价基本指标集第25-27页
    2.3 评价指标的筛选第27-29页
    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9-31页
第三章 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1-38页
    3.1 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第31-32页
    3.2 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3 具体案例分析第33-38页
        3.3.1 基于模糊层次模型的轨道交通应急预案评价过程第34-36页
        3.3.2 结果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的分析第38-43页
    4.1 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体系现状第38-39页
    4.2 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不足之处第39-43页
        4.2.1 应急预案中未明确规定指挥机构与协同职能部门的权责第39-40页
        4.2.2 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第40页
        4.2.3 应急预案对潜在危险源的排查环节关注不够第40-41页
        4.2.4 应急预案响应力量薄弱第41-43页
第五章 昆明市轨道公安分局应急预案完善的对策建议第43-49页
    5.1 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度保障和综合演练第43-44页
        5.1.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应急预案制定和响应提供制度保障第43-44页
        5.1.2 不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响应能力第44页
    5.2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第44-45页
    5.3 加大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响应能力第45-46页
        5.3.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应急预案响应提供基础保障第45页
        5.3.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第45-46页
    5.4 应急预案中要进一步关注预警与防范环节第46-48页
        5.4.1 加强危机教育,提高公众应急能力第46-47页
        5.4.2 重视信息情报,做好预警工作第47-48页
    5.5 应急预案中要进一步关注事后处理环节第48-49页
结束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中小学生安全治理研究
下一篇:县级团组织建设研究--以云南省沾益团县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