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11页 |
|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 | 第11-15页 |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立背景 | 第11-12页 |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创立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提供了社会条件 | 第11页 |
| (二)思维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为马克思创立社会有机体思想提供了认识条件 | 第11页 |
| (三)理论界的早期探讨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条件 | 第11-12页 |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形成的主要逻辑过程 | 第12-15页 |
| (一)马克思借用“生命”有机体关系作为揭示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工具 | 第13页 |
| (二)马克思将物质生产作为新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践基础 | 第13-14页 |
| (三)马克思批判继承发展了已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构成和基本特征 | 第15-28页 |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内涵简释 | 第15-17页 |
| (一)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内涵分析 | 第15-16页 |
| (二)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内涵探讨 | 第16-17页 |
| 二、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 | 第17-20页 |
| (一)人口和自然环境因素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发展的前提 | 第17-18页 |
| (二)物质生产是社会有机体运转的基础 | 第18-19页 |
| (三)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有机体运转的精神动力 | 第19-20页 |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20-28页 |
| (一)物质实践性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本质特征 | 第20-22页 |
| (二)系统整体性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要求 | 第22-24页 |
| (三)矛盾辩证性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依据 | 第24-26页 |
|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关系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价值 | 第28-33页 |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价值 | 第28-29页 |
| (一)实现了社会有机体思想的革命性变革 | 第28页 |
| (二)发现了物质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 | 第28-29页 |
| (三)马克思的社会理念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 第29页 |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对中国的现实价值 | 第29-33页 |
| (一)对物质生产实践思想的借鉴有利于社会发展 | 第30页 |
| (二)对系统整体性思想的借鉴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 | 第30-32页 |
| (三)对矛盾辩证思想的借鉴有利于推动发展深化改革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