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目录 | 第12-18页 |
图目录 | 第18-23页 |
表目录 | 第23-24页 |
缩略词表 | 第24-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5-35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25-27页 |
·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 | 第27-28页 |
·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植物养分与生理信息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物联网自组织网络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农业物联网系统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2-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二章 作物养分与生理信息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 第35-55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植物养分与生理信息光谱检测机理研究 | 第36-38页 |
·检测技术路线 | 第36页 |
·光谱数据采集仪器介绍 | 第36-38页 |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38-40页 |
·平滑处理方法 | 第38页 |
·多元散射校正 | 第38-39页 |
·变量标准化 | 第39-40页 |
·直接正交信号校正 | 第40页 |
·光谱信息特征波长提取方法 | 第40-42页 |
·独立组分分析法 | 第41-42页 |
·连续投影算法 | 第42页 |
·光谱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 | 第42-45页 |
·偏最小二乘法 | 第43页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LS-SVM) | 第43-45页 |
·建模模型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油菜SPAD值光谱检测研究 | 第46-48页 |
·样本制备 | 第46页 |
·油菜样本光谱数据采集 | 第46页 |
·油菜叶片光谱特性及SPAD值分析 | 第46-48页 |
·油菜SPAD值测量特征波长的提取 | 第48页 |
·油菜全氮含量的光谱分析与特征波段提取 | 第48-50页 |
·实验样本制作 | 第49页 |
·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9-50页 |
·特征波段提取 | 第50页 |
·不同作物的全氮含量光谱特征分析 | 第50-54页 |
·已对作物冠层信息含氮量检测的研究成果 | 第50-53页 |
·植物生理信息冠层光谱检测方法 | 第53-54页 |
·特征波段的确定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植物养分光谱检测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 第55-74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光谱探头设计 | 第56-59页 |
·光谱传感探光路设计 | 第56-57页 |
·光谱信号传感及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第57-59页 |
·光敏二极管光接收模型 | 第57-58页 |
·传感器信号放大器设计 | 第58-59页 |
·微弱信号的信息处理与提取方法研究 | 第59-62页 |
·傅立叶变换法 | 第60-61页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61-62页 |
·小波分析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62-68页 |
·连续小波变换理论 | 第62-64页 |
·小波函数 | 第64-66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66页 |
·二进制小波变换 | 第66-67页 |
·小波变换的信号去噪与信号重构 | 第67-68页 |
·光谱信号处理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实验方法 | 第68-71页 |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植物养分及生理信息传感仪器开发 | 第74-96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基于光谱技术的植物养分测定传感仪器开发 | 第75-80页 |
·仪器光路设计 | 第75页 |
·仪器硬件系统设计 | 第75页 |
·仪器软件系统设计 | 第75-76页 |
·仪器系统建模 | 第76-79页 |
·植物养分检测仪器结论与分析 | 第79-80页 |
·基于光谱技术植物活体叶面积测定仪开发 | 第80-87页 |
·植物活体叶面积测定意义 | 第80-81页 |
·仪器检测原理与结构设计 | 第81-82页 |
·仪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82页 |
·仪器软件设计 | 第82-83页 |
·仪器的检测建模 | 第83-84页 |
·实验方法 | 第83页 |
·建模 | 第83-8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86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处理结果 | 第84-85页 |
·BP网络运算模型的预测能力 | 第85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仪器测量性能 | 第85-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87页 |
·植物冠层信息光谱检测仪器开发 | 第87-95页 |
·植物冠层信息检测意义 | 第87页 |
·传感仪器整体设计 | 第87-91页 |
·仪器的光谱传感探头设计 | 第87-88页 |
·光谱传感探头硬件设计 | 第88-90页 |
·光谱传感探头软件设计 | 第90-91页 |
·植物生理冠层信息检测模型建立 | 第91-92页 |
·仪器模型预测果 | 第92-94页 |
·植物养分信息检测传感器开发 | 第94-9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第五章 主动诱导式的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网络协议研究 | 第96-125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 | 第97-103页 |
·农业物联网基本架构 | 第97-98页 |
·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传输的技术指标 | 第98-100页 |
·网络能耗 | 第98-100页 |
·网络延时 | 第100页 |
·网络带宽 | 第100页 |
·网络丢包率 | 第100页 |
·物联网网络综合评价指标计算 | 第100-103页 |
·基于主动诱导式自组织网络协议的提出 | 第103-111页 |
·主动诱导式网络分级与网络拓扑结构 | 第103页 |
·上位机诱导无线网络组网原理 | 第103-107页 |
·自组织网络组网原理与实现方法 | 第107-111页 |
·物联网节点硬件架构与软件体系 | 第107-108页 |
·基于F-MSG的消息驱动组网方法 | 第108-111页 |
·自组织网络深度路由预防(S-LSR)及实现的方法研究 | 第111-116页 |
·自组织网络深度路由预防方法研究 | 第111-112页 |
·自组织网络的深度路由研究 | 第112-116页 |
·自组织网络的深度路的优先权系数计算模型 | 第112-114页 |
·优先权系数在深度路由系统中的作用 | 第114-115页 |
·深度路由模式下的网络性能测试 | 第115-116页 |
·资源竞争模式下的路由优化方法研究 | 第116-1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6-117页 |
·竞争模式下的自组织网络路由规则 | 第117页 |
·独占资源模式下的资源分配 | 第117-118页 |
·资源共享模式下资源分配机制 | 第118-120页 |
·主动诱导式组网的性能测试实验 | 第120-124页 |
·三种网络模式的实验方案与结果 | 第120-122页 |
·网络深度路由级数与网络指标的实验方案与结果 | 第122-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农业物联网智能路由维护方法研究 | 第125-139页 |
·引言 | 第125-126页 |
·网络局部重组的路由维护机制 | 第126-131页 |
·网络终端节点失效处理方法 | 第128-129页 |
·网络路由节点失效维护处理方法 | 第129-130页 |
·网络新增节点的路由维护方法 | 第130-131页 |
·基于农田特点的节点越级路由维护机制研究 | 第131-136页 |
·越级路由维护原理 | 第131-133页 |
·越级路由系统处理方法 | 第133-135页 |
·越级路由维护的节点布置规则 | 第135-136页 |
·路由维护下的网络质量测试 | 第136-138页 |
·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七章 物联网信息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综合应用 | 第139-156页 |
·引言 | 第139-140页 |
·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整体架构 | 第140-144页 |
·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架构 | 第140-144页 |
·农业物联网后端控制整体架构及控制模型的研究 | 第144-150页 |
·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构成 | 第144-146页 |
·农业生产中的管道压力、流量控制 | 第146-150页 |
·农业生产中的水管压力控制方法 | 第146-148页 |
·农业自动灌溉控制模式 | 第148-150页 |
·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 | 第150-155页 |
·草莓园区物联网与智能控制综合应用系统 | 第150-152页 |
·综合农业园区物联网系统应用 | 第152-155页 |
·小结 | 第155-15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6-16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6-15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8-159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9页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