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深填斜坡桩基承载特性及稳控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3页 |
1.2.1 回填斜坡中桩基变形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1.2.2 深填斜坡中桩基稳控技术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回填斜坡中单桩受力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第15-27页 |
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2.1.1 有限单元法的实施步骤 | 第15页 |
2.1.2 位移模式与单元类型 | 第15-16页 |
2.1.3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16-17页 |
2.1.4 应变和应力之间的弹性方程 | 第17-18页 |
2.2 本构模型与屈服准则的选取 | 第18-22页 |
2.2.1 土的弹塑性模型 | 第18-19页 |
2.2.2 桩的线弹性模型 | 第19-20页 |
2.2.3 钢筋混凝土等效模量 | 第20-22页 |
2.3 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22-26页 |
2.3.1 模型试验研究 | 第22-23页 |
2.3.2 ANSYS模型验证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深填斜坡中桩基受力变形规律 | 第27-34页 |
3.1 基本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3.2 填土厚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回填土内摩擦角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截面尺寸的影响 | 第31-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深填斜坡中双排桩结构稳控技术研究 | 第34-60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双排桩稳控结构 | 第34-36页 |
4.2.1 副桩位于上部的h型结构 | 第34-35页 |
4.2.2 副桩位于下部的h型结构 | 第35页 |
4.2.3 门架式结构 | 第35-36页 |
4.3 副桩位于上部的h型结构 | 第36-50页 |
4.3.1 模型参数设置 | 第36页 |
4.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4.3.3 不同支撑高度时模型整体变形分析 | 第37-39页 |
4.3.4 h型支撑结构变形分析 | 第39-42页 |
4.3.5 不同支撑高度对桩基内力的影响 | 第42-46页 |
4.3.6 不同支撑高度对桩基应力的影响 | 第46-50页 |
4.4 副桩位于下部的h型稳控方案 | 第50-57页 |
4.4.1 下部支撑时模型整体变形分析 | 第50-53页 |
4.4.2 不同支撑高度对桩基内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3 不同支撑高度对桩基应力的影响 | 第54-57页 |
4.5 门架式稳控方案 | 第57-58页 |
4.6 不同支撑方式桩基变形对比 | 第58-5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锚拉结构稳控技术研究 | 第60-74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60-61页 |
5.3 不同锚拉高度时桩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61-63页 |
5.4 不同锚拉高度时桩基应力分布 | 第63-67页 |
5.5 锚拉结构与h型结构对比分析 | 第67-72页 |
5.5.1 变形分析 | 第67-70页 |
5.5.2 受力分析 | 第70-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6.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第74-75页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