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 | 第9-12页 |
(一) 案例介绍 | 第9-10页 |
(二) 由典型案例提出的问题 | 第10-11页 |
1. 侵权人范围的确定 | 第10-11页 |
2. 保险公司追偿范围的认定 | 第11页 |
(三) 由案例所带来的思考 | 第11-12页 |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交强险交互关系的现状 | 第12-19页 |
(一) 侵权责任法与交强险关系总览 | 第12-15页 |
1. 侵权责任法与交强险的法律定位 | 第12-13页 |
2. 侵权责任法与交强险对受害人救济的影响 | 第13-15页 |
(二)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交强险交互关系的交互类型 | 第15-18页 |
1. 结合关系型 | 第15-16页 |
2. 替代关系论 | 第16-17页 |
3. 本文所主张的观点 | 第17-18页 |
(三) 造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交强险交互关系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三、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交强险交互关系的域外处理和经验借鉴 | 第19-22页 |
(一) 韩国 | 第19-20页 |
(二) 德国 | 第20-21页 |
(三) 美国 | 第21页 |
(四) 经验分析 | 第21-22页 |
四、对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交强险交互关系的立法完善 | 第22-27页 |
(一) 应明确交强险的性质地位 | 第22-24页 |
1. 交强险本身的性质 | 第22-23页 |
2. 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受害人赔偿之性质 | 第23-24页 |
(二) 应扩大交强险的适用范围 | 第24-25页 |
(三) 应引入过失相抵原则 | 第25-26页 |
(四) 应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附录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