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和控冷对帘线钢氧化铁皮形成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氧化铁皮的生长过程 | 第10-17页 |
1.2.1 氧化铁皮的概念 | 第10页 |
1.2.2 氧化铁皮的种类 | 第10-11页 |
1.2.3 影响氧化铁皮形成的因素 | 第11-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17-18页 |
1.4 氧化铁皮去除方法 | 第18-20页 |
1.4.1 机械除鳞 | 第18-19页 |
1.4.2 酸洗除鳞 | 第19-20页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余氏理论计算氧化物电子结构 | 第21-32页 |
2.1 余氏理论 | 第21-22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2.3 价电子结构与键能计算 | 第23-31页 |
2.3.1 FeO | 第23-26页 |
2.3.2 Fe_3O_4 | 第26-28页 |
2.3.3 Fe_2O_3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等温时间对氧化铁皮的影响 | 第32-41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3-39页 |
3.2.1 铁皮类型及形貌 | 第33-37页 |
3.2.2 铁皮的结构及氧化速率 | 第37-38页 |
3.2.3 FeO 层的主导作用 | 第38-39页 |
3.2.4 先共析 Fe_3O_4的析出 | 第39页 |
3.3 短时间对比实验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冷却速率对氧化铁皮的影响 | 第41-47页 |
4.1 实验方案 | 第41页 |
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1-46页 |
4.2.1 铁皮形貌 | 第41-45页 |
4.2.2 铁皮厚度 | 第45页 |
4.2.3 基体组织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