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纬路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斜拉桥的定义 | 第8页 |
1.2 斜拉桥的发展 | 第8页 |
1.3 斜拉桥发展的原因 | 第8页 |
1.4 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第8-9页 |
1.5 斜拉桥施工监控的重要性 | 第9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2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1-13页 |
2.1 概述 | 第11页 |
2.2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目的 | 第11页 |
2.3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11-12页 |
2.4 三纬路异形独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特点 | 第12-13页 |
3 工程实例 | 第13-23页 |
3.1 桥址情况概述 | 第13页 |
3.2 桥梁结构 | 第13-18页 |
3.2.1 主桥结构设计概述 | 第13-14页 |
3.2.2 具体结构 | 第14-18页 |
3.3 施工过程简介 | 第18-22页 |
3.4 本桥结构体系特点 | 第22-23页 |
4 施工阶段模拟计算 | 第23-38页 |
4.1 概述 | 第23页 |
4.2 建模参数 | 第23-26页 |
4.2.1 结构主要技术标准 | 第23-24页 |
4.2.2 结构主要材料 | 第24-25页 |
4.2.3 荷载 | 第25-26页 |
4.3 建立计算模型 | 第26-32页 |
4.3.1 桥塔的模拟 | 第26-27页 |
4.3.2 斜拉索的模拟 | 第27-29页 |
4.3.3 主梁的模拟 | 第29-30页 |
4.3.4 下部结构的模拟 | 第30页 |
4.3.5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模拟 | 第30-32页 |
4.3.6 小结 | 第32页 |
4.4 建立施工状态模型以及确定合理施工状态 | 第32-37页 |
4.4.1 施工状态的模拟 | 第32页 |
4.4.2 合理施工状态模型结果 | 第32-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三纬路斜拉桥监测结果分析 | 第38-69页 |
5.1 本桥施工控制工作内容 | 第38页 |
5.2 本桥施工监测的对象 | 第38-48页 |
5.3 承台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的监测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5.4 塔柱施工控制 | 第49-58页 |
5.4.1 塔柱施工过程 | 第49-51页 |
5.4.2 塔柱节段预偏量及支顶横撑控制 | 第51-54页 |
5.4.3 索塔施工过程的应力监测 | 第54-58页 |
5.5 拉索张拉过程控制 | 第58-62页 |
5.5.1 拉索张拉过程中索力的控制 | 第58-60页 |
5.5.2 拉索张拉过程中应力的控制 | 第60-62页 |
5.6 成桥状态 | 第62-68页 |
5.6.1 成桥状态索力 | 第62-65页 |
5.6.2 成桥状态标高 | 第65-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