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峨眉树蛙MHCⅡ类B基因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MHC简介第12-13页
    1.2 MHC基因的变异特征第13页
    1.3 MHC基因变异形成的分子机制第13-16页
        1.3.1 重组第13页
        1.3.2 基因重复第13-14页
        1.3.3 选择作用第14-16页
    1.4 两栖类MHC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1 两栖类MHC Ⅱ类B基因的结构特点第16-17页
        1.4.2 两栖类MHCⅡ类B基因的多态性第17页
        1.4.3 两栖类MHC Ⅱ类基因研究的难点第17-18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19-30页
    2.1 实验样品第19页
    2.2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第19-20页
    2.3 所用的主要试剂及其配制方法第20页
    2.4 主要实验方法的具体步骤第20-25页
        2.4.1 RNA的提取第20-21页
        2.4.2 DNA的提取第21-22页
        2.4.3 反转录第22-23页
        2.4.4 切胶回收第23页
        2.4.5 连接第23页
        2.4.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24页
        2.4.7 转化和克隆第24页
        2.4.8 阳性检测第24-25页
    2.5 引物的设计第25-28页
        2.5.1 RNA水平上的引物设计第27页
        2.5.2 DNA水平上的引物设计第27-28页
    2.6 峨眉树蛙MHC Ⅱ类B基因外显子2的克隆第28页
    2.7 数据分析第28-30页
        2.7.1 序列的比对和等位基因的鉴定第28页
        2.7.2 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标第28-29页
        2.7.3 选择检测第29页
        2.7.4 重组检测第29-30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30-44页
    3.1 引物设计过程中不同引物得到的结果第30-36页
        3.1.1 RNA水平上取得的结果第30-32页
        3.1.2 DNA水平上取得的结果第32-36页
    3.2 峨眉树蛙MHCⅡ类B基因外显子2全序列的鉴定及扩增结果第36-39页
    3.3 峨眉树蛙MHC Ⅱ类B基因等位基因的特征第39页
    3.4 基因座数目的统计第39页
    3.5 峨眉树蛙MHC Ⅱ类B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第39页
    3.6 选择作用检测结果第39-40页
    3.7 重组检测结果第40-44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4-48页
    4.1 引物设计第44-45页
    4.2 基因座位第45-46页
    4.3 正选择作用第46-47页
    4.4 基因重组第47-48页
第五部分 小结和展望第48-49页
    5.1 主要结论第48页
    5.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媒体在线编辑工具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北极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中一种乙醛脱氢酶基因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