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10A在竖直管内蒸气向上流动凝结换热实验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流型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光滑管内凝结换热研究 | 第15-18页 |
1.2.3 强化管内凝结换热研究 | 第18-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0页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实验系统 | 第22-31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2.2 测量设备 | 第23页 |
2.3 实验件 | 第23-24页 |
2.3.1 可视化实验件 | 第23-24页 |
2.3.2 竖直套管换热实验件 | 第24页 |
2.4 制冷剂R410A | 第24-25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5-31页 |
2.5.1 进入实验段的制冷剂流量 | 第25页 |
2.5.2 预冷段出口蒸气干度 | 第25-26页 |
2.5.3 平均凝结换热系数 | 第26页 |
2.5.4 实验段的内壁面平均温度 | 第26-27页 |
2.5.5 可视化实验件的沿轴向局部凝结换热系数 | 第27页 |
2.5.6 摩阻压降 | 第27-28页 |
2.5.7 换热强化因子Eh和压降惩罚因子Pf | 第28页 |
2.5.8 参数不确定分析 | 第28-31页 |
3 竖直矩形槽道内的液膜表面形态及换热情况 | 第31-37页 |
3.1 质量流速对壁面液膜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沿槽道轴向不同观察位置处的流型对比 | 第33-34页 |
3.3 平均凝结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的变化 | 第34-35页 |
3.4 沿槽道轴向局部凝结换热的变化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竖直光滑管内凝结换热实验研究 | 第37-48页 |
4.1 流型的判定 | 第37-38页 |
4.2 质量流速和饱和温度对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 管长对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39-41页 |
4.4 现有光滑管内换热关联式的适用性评价分析 | 第41-45页 |
4.5 竖直光滑管内凝结换热关联式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内螺纹管和光滑管换热和压降的比较分析 | 第48-70页 |
5.1 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对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49-53页 |
5.2 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对总压降的影响 | 第53-56页 |
5.3 换热强化因子 | 第56-58页 |
5.4 压降惩罚因子 | 第58-60页 |
5.5 现有内螺纹管内换热关联式的适用性评价分析 | 第60-64页 |
5.6 内螺纹管内凝结换热关联式 | 第64-66页 |
5.7 内螺纹管内摩阻压降关联式 | 第66-6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78-8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