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能源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危机 | 第11页 |
1.1.2 蓄热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 | 第11-12页 |
1.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现有蓄热方式及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1.2.1 显热蓄热 | 第12页 |
1.2.2 潜热蓄热 | 第12-13页 |
1.2.3 化学反应蓄热 | 第13页 |
1.3 强化相变蓄热技术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3.1 添加高导热系数的添加剂 | 第13-14页 |
1.3.2 添加翅片、优化蓄热结构 | 第14-16页 |
1.3.3 利用多种蓄热材料 | 第16-17页 |
1.4 相变蓄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5 文本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相变蓄放热传热理论 | 第19-31页 |
2.1 相变传热问题的一般数学描述 | 第19-21页 |
2.1.1 固相区传热 | 第19-20页 |
2.1.2 液相区传热 | 第20页 |
2.1.3 相变界面 | 第20页 |
2.1.4 相变蓄热外边界的三种热边界条件 | 第20-21页 |
2.2 相变传热求解方法 | 第21-24页 |
2.2.1 相变传热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 第21-22页 |
2.2.2 相变传热问题的近似解析解 | 第22-23页 |
2.2.3 相变传热数值求解 | 第23-24页 |
2.3 Fluent模拟相变蓄放热过程简介 | 第24-25页 |
2.3.1 Fluent软件简介 | 第24页 |
2.3.2 Fluent Solidification and Melting模型简介 | 第24-25页 |
2.4 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2.5 模型验证 | 第26-30页 |
2.5.1 物理模型 | 第26-27页 |
2.5.2 数学模型简化 | 第27页 |
2.5.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27-28页 |
2.5.4 参数设置 | 第28页 |
2.5.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单相变材料蓄热器数值模拟 | 第31-50页 |
3.1 换热流体参数对蓄热过程的影响 | 第31-39页 |
3.1.1 换热流体流速对蓄热过程的影响 | 第31-35页 |
3.1.2 换热流体温度对蓄热过程的影响 | 第35-39页 |
3.2 换热流体参数对放热过程的影响 | 第39-46页 |
3.2.1 换热流体流速对放过程的影响 | 第39-43页 |
3.2.2 换热流体温度对放热过程的影响 | 第43-46页 |
3.3 换热流体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第46-48页 |
3.3.1 蓄热过程换热流体温度变化 | 第46-47页 |
3.3.2 放热过程换热流体温度变化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多相变材料蓄热器数值模拟 | 第50-70页 |
4.1 多相变材料蓄热器与单相变材料蓄热器蓄热过程对比 | 第50-56页 |
4.1.1 物理模型 | 第50-51页 |
4.1.2 蓄热过程多相变材料蓄热器与单相变材料蓄热器液相体积分数变化对比 | 第51-53页 |
4.1.3 蓄热过程多相变材料蓄热器与单相变材料蓄热器换热流体温度变化对比 | 第53-56页 |
4.2 蓄热过程换热流体流向对多相变材料蓄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56-57页 |
4.2.2 蓄热过程中换热流体不同流向下液相体积分数变化对比 | 第57-58页 |
4.2.3 蓄热过程中换热流体流向对换热流体温度的影响 | 第58-62页 |
4.3 放热过程换热流体流向对多相变材料蓄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62-68页 |
4.3.1 放热过程液相体积分数变化 | 第62-65页 |
4.3.2 放热过程换热流体温度变化 | 第65-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70-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