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外垃圾处理对土地资源利用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3.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4 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区域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5.1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22页 |
1.5.3 访谈调研法 | 第22页 |
1.6 技术路线及预期创新点 | 第22-25页 |
1.6.1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6.2 预期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概况 | 第25-33页 |
2.1 影响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 第25-27页 |
2.1.1 人口因素 | 第25-26页 |
2.1.2 经济社会发展因素 | 第26-27页 |
2.2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 第27-33页 |
2.2.1 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况 | 第27-29页 |
2.2.2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区域划分及收运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2.2.3 上海市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及用地现状 | 第30-33页 |
第3章 老港镇土地利用现状及老港垃圾场概况 | 第33-40页 |
3.1 老港镇基本概况 | 第33-35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3页 |
3.1.2 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概况 | 第33-34页 |
3.1.3 老港镇内部空间演变 | 第34-35页 |
3.2 老港镇土地利用现状 | 第35页 |
3.3 老港垃圾场规划现状及垃圾处理概况 | 第35-40页 |
3.3.1 老港垃圾场规划现状 | 第35-37页 |
3.3.2 老港综合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及其处理规模 | 第37页 |
3.3.3 老港垃圾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况 | 第37-40页 |
第4章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土地资源利用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40-45页 |
4.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4.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41-45页 |
4.2.1 土地价格及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4.2.2 垃圾场产生的污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机理 | 第42-43页 |
4.2.3 环境污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第5章 老港生活垃圾场对周边土地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 第45-50页 |
5.1 老港生活垃圾场影响的主要村庄概况 | 第45-46页 |
5.2 老港生活垃圾场对其周边农用地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46页 |
5.3 老港生活垃圾场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 | 第46-50页 |
5.3.1 分析方法——市场对比法 | 第46-47页 |
5.3.2 老港生活垃圾场周边住宅价格比较 | 第47-50页 |
第6章 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土地资源利用影响的对策 | 第50-53页 |
6.1 政府应完善垃圾场附近土地资源保护的制度与法律 | 第50-51页 |
6.1.1 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土地风险保障制度及补偿机制 | 第50页 |
6.1.2 法律上保护垃圾场附近的农田及贬值的不动产 | 第50-51页 |
6.2 垃圾处理场应优化处理模式,加强环境保护 | 第51页 |
6.2.1 更新处理技术,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 第51页 |
6.2.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重视能源循环利用 | 第51页 |
6.3 公众与市场应加快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步伐 | 第51-53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