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一、国内动态 | 第10-14页 |
二、国外动态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7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一、养老保险 | 第17页 |
二、新农保、城居保和城乡保 | 第17-18页 |
三、统筹层次、城乡保的统筹层次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大数法则原理 | 第19-20页 |
二、社会公平理论 | 第20-21页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安徽省城乡保制度运行和统筹现状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保政策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安徽省城乡保的运行情况 | 第23-27页 |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 | 第23-24页 |
二、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不断提高 | 第24-25页 |
三、城乡保的参保人数保持高水平 | 第25-26页 |
四、经办体系进一步完善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安徽省城乡保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一、社会公平性差 | 第27-29页 |
二、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弱 | 第29-30页 |
三、基金保值增值得不到解决 | 第30-31页 |
四、不利于人口自由迁徙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的可行性 | 第34-39页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的意义 | 第34-35页 |
一、有利于加强城乡保的共济性和公平性 | 第34页 |
二、有利于扩大养老金的调剂范围,保证有限资金的充分利用 | 第34页 |
三、有利于打破区域壁垒,进一步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 第34-35页 |
四、有利于加强基金的风险管理,减小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 | 第35页 |
第二节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的有利条件 | 第35-39页 |
一、政策环境 | 第35页 |
二、财政条件 | 第35-37页 |
三、实践经验 | 第37页 |
四、技术条件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安徽省城乡保实现省级统筹的政策建议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遵循的原则 | 第39-41页 |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 第39-40页 |
二、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 第40页 |
三、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原则 | 第40-41页 |
四、养老金给付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 第41页 |
第二节 安徽省实行城乡保省级统筹的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一、统一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 第41-42页 |
二、统一技术管理 | 第42-43页 |
三、统一城乡保基金的运营 | 第43-44页 |
四、统一地方政府组织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