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

公安机关执法公开实证分析--以上海市公安局为研究对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上海市公安局执法公开执行现状第12-25页
    第一节 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情况第12-17页
        一、 向社会公开实现路径第12-14页
        二、 向社会公开执行情况第14-16页
        三、 向社会公开现状分析第16-17页
    第二节 向特定对象公开执法信息情况第17-21页
        一、 向特定对象公开实现路径第18-19页
        二、 向特定对象公开执行情况第19-20页
        三、 向特定对象公开现状分析第20-21页
    第三节 网上公开办事情况第21-25页
        一、 网上公开办事实现路径第21-23页
        二、 网上公开办事执行情况第23-24页
        三、 网上公开办事现状分析第24-25页
第二章 上海市公安局执法公开具体问题第25-35页
    第一节 执法公开组织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一、 执法公开专职部门缺位第25页
        二、 执法公开专职民警不足第25-26页
    第二节 执法公开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一、 重大案事件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有待提升第26-27页
        二、 向特定对象提供个案信息查询的流程有待简化第27页
    第三节 执法公开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一、 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缺少“真材实料”第27-28页
        二、 向社区公开执法信息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第28页
        三、 向特定对象公开个案执法信息推进不力第28-29页
        四、 向行业内部公示行政管理信息力度不足第29页
    第四节 执法公开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一、 公开方式选择不当第29-30页
        二、 公开对象认定错误第30页
        三、 公开内容不合规定第30-31页
    第五节 执法公开法律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一、 部分个案执法信息的公开事项缺少法律依据第31-32页
        二、 部分规范性文件有待清理第32页
        三、 市局配套制定的内部规范需要及时修改第32页
    第六节 执法公开监督救济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一、 外部监督落实不充分第33页
        二、 内部责任追究不到位第33-34页
        三、 当事人寻求救济的渠道不畅通第34-35页
第三章 上海市公安局执法公开问题分析第35-46页
    第一节 历史传统原因第35-37页
        一、 执法公开发展的历史残留因素第35-37页
        二、 公安传统遗留的警务惯性因素第37页
    第二节 认识误区原因第37-39页
        一、 对执法公开的基础定位认识不足第37-38页
        二、 对执法公开的互动价值认识不足第38页
        三、 对执法公开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第38-39页
    第三节 理论滞后原因第39-43页
        一、 法律法规配套不齐第40页
        二、 对信息公开、警务公开的关系把握不准第40-42页
        三、 与信息保密的界限区分不明第42-43页
    第四节 机制缺位原因第43-44页
        一、 评价机制缺位第43页
        二、 指导机制缺位第43-44页
        三、 监督、问责机制缺位第44页
    第五节 公开成本与支付能力原因第44-46页
        一、 执法公开成本相对较高第44-45页
        二、 执法公开支付能力仍待提升第45-46页
第四章 完善上海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的构想第46-63页
    第一节 理清执法公开的整体思路第46-52页
        一、 以法治公安为目标,确定执法公开基本原则第46-49页
        二、 以上海城市特色为基点,明确执法公开工作目标和任务重点第49-50页
        三、 以上海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版”为平台,建立执法公开框架性机制第50页
        四、 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依托,转变执法公开理念第50-52页
        五、 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把握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第52页
    第二节 完善执法公开的细部操作第52-59页
        一、 整合各方资源,设立执法公开专职部门第52-54页
        二、 建立突发案事件执法信息发布制度第54-55页
        三、 完善执法信息保密研判制度第55-57页
        四、 搭建执法公开信息化平台第57-58页
        五、 拓展警民互动的全新渠道第58-59页
    第三节 健全执法公开的配套制度第59-63页
        一、 健全科学评价标准第59-60页
        二、 健全监督问责制度第60-61页
        三、 健全各项保障措施第61-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69页
后记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最低注册资本制的废除
下一篇:论有限公司异议股东股权回购制度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