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金太子钓鱼楼结构冻害机理分析及加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第8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第2章 钓鱼楼工程概况及冻害资料收集 | 第11-18页 |
2.1 工程地理位置及气象资料 | 第11页 |
2.2 钓鱼楼整体结构 | 第11-12页 |
2.3 钓鱼楼工程冻害现象 | 第12页 |
2.4 钓鱼楼结构变形测量 | 第12-18页 |
2.4.1 测量仪器 | 第12-13页 |
2.4.2 测量方法 | 第13-18页 |
第3章 钓鱼楼工程冻害原因分析 | 第18-22页 |
3.1 静冰压力影响分析 | 第18-19页 |
3.2 未留设伸缩缝影响分析 | 第19-20页 |
3.3 结构体系不合理分析 | 第20-2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4章 冰层静冰压力分析 | 第22-30页 |
4.1 静冰压力计算方法综述 | 第22-27页 |
4.1.1 静冰压力研究方法分类 | 第22-23页 |
4.1.2 静冰压力计算方法 | 第23-27页 |
4.2 静冰压力计算方法探讨 | 第27-2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5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30-42页 |
5.1 软件简介 | 第30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5.3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冰压力计算与分析 | 第31-32页 |
5.4 确定静冰压力宽度影响系数 | 第32-39页 |
5.4.1 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5.4.2 静冰压力宽度影响系数试算 | 第34-39页 |
5.5 梁柱节点部位裂缝分析 | 第39-4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钓鱼楼工程纠倾加固设计 | 第42-54页 |
6.1 纠倾加固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6.2 纠倾加固设计步骤 | 第43页 |
6.3 钓鱼楼工程加固方法 | 第43-46页 |
6.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第44页 |
6.3.2 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 第44-45页 |
6.3.3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 | 第45-46页 |
6.4 纠倾加固设计 | 第46-53页 |
6.4.1 围堰排水 | 第46页 |
6.4.2 增大截面法加固框架柱 | 第46-48页 |
6.4.3 粘贴碳纤维法加固框架梁 | 第48-50页 |
6.4.4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加固整体结构 | 第50-5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54页 |
7.2 设计建议 | 第54页 |
7.3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