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第11-14页 |
1.2.1 诱导细胞凋亡 | 第11-12页 |
1.2.2 阻滞细胞周期 | 第12-13页 |
1.2.3 抑制血管生成 | 第13页 |
1.2.4 抑制细胞转移 | 第13-14页 |
1.2.5 诱导细胞分化 | 第14页 |
1.3 藤黄酸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4 藤黄酸类化合物的结构重排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4.1 碱降解产物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2 酸重排产物的研究 | 第19-21页 |
1.5 藤黄酸抗菌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新型抗肿瘤药物藤黄酸系列化合物的制备 | 第23-48页 |
2.1 引言 | 第23-26页 |
2.2 藤黄酸系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6-32页 |
2.2.1 藤黄酸重排反应的研究 | 第26-30页 |
2.2.2 化合物S1衍生反应的合成路线研究 | 第30-32页 |
2.3 关键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32-38页 |
2.4 化学实验部分 | 第38-47页 |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2.4.2 藤黄酸的制备与鉴定 | 第39页 |
2.4.3 化合物的制备 | 第39-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藤黄酸系列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8-52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MTT法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3.3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49页 |
3.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9页 |
3.3.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3.4 藤黄酸系列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藤黄酸系列化合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52-58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抑菌性能评价常用方法 | 第52-53页 |
4.2.1 定性方法:抗菌环法 | 第52页 |
4.2.2 定量方法: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营养肉汤稀释法) | 第52-53页 |
4.3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53-54页 |
4.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3页 |
4.3.2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 第53页 |
4.3.3 不同浓度待测藤黄酸类化合物水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4.3.4 抑菌环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4.3.5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营养肉汤稀释法)步骤 | 第54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4.4.1 抑菌环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4.4.2 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