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高清超高清视频压缩编码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视觉感知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面向PVC的主观评价算法现状 | 第12-13页 |
1.2.4 面向众核的PVC并行实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5-29页 |
2.1 HEVC视频编码技术 | 第15-24页 |
2.1.1 HEVC概述 | 第15-17页 |
2.1.2 HEVC的编码设计和特性 | 第17-19页 |
2.1.3 HEVC中关键技术 | 第19-24页 |
2.2 视觉特性研究 | 第24-26页 |
2.2.1 人眼的亮度特性 | 第24页 |
2.2.2 频率特性 | 第24-25页 |
2.2.3 对比度敏感函数 | 第25-26页 |
2.3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第26-28页 |
2.3.1 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6页 |
2.3.2 主观质量评价 | 第26-27页 |
2.3.3 客观质量评价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改进的恰可察失真(JND)模型 | 第29-43页 |
3.1 JND模型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3.2 改进的时空JND模型 | 第30-37页 |
3.2.1 时空JND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3.2.2 空域JND模型 | 第30-35页 |
3.2.3 时域JND模型 | 第35-37页 |
3.3 结构相似性理论 | 第37-39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全零DCT系数块的预先判别算法 | 第43-63页 |
4.1 变换编码基本原理 | 第43-47页 |
4.1.1 变换编码 | 第43-44页 |
4.1.2 HEVC中的整数变换 | 第44-47页 |
4.2 CUDA并行编程思想 | 第47-52页 |
4.2.1 CPU和GPU的比较 | 第47-48页 |
4.2.2 CUDA编程模型 | 第48-52页 |
4.3 全零DCT系数块判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52-53页 |
4.4 改进的全零DCT系数块预先判别算法 | 第53-55页 |
4.5 基于CUDA的变换部分并行实现 | 第55-57页 |
4.6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7-62页 |
4.6.1 全零DCT系数块判别算法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4.6.2 变换部分并行计算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59-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总结 | 第63-64页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