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LTE-Advanced系统概述 | 第11-12页 |
1.1.2 LTE-Advanced系统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1.2 异构网络概述 | 第14-17页 |
1.2.1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1.2.2 面临的挑战 | 第15-16页 |
1.2.3 干扰管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TDD异构网络干扰分析 | 第19-26页 |
2.1 LTE-Advanced TDD系统的帧结构与TDD技术优势 | 第19-21页 |
2.1.1 TDD LTE-Advanced系统帧结构 | 第19-20页 |
2.1.2 TDD制式的优势与不足 | 第20-21页 |
2.2 异构网络研究场景及干扰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干扰场景综述 | 第21-22页 |
2.2.2 Macro-Pico干扰场景 | 第22-24页 |
2.2.3 Macro-Femto干扰场景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WSR方案在异构网络中的应用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Macro-Pico 系统模型 | 第26-28页 |
3.3 WSR问题的表示与转化 | 第28-30页 |
3.4 转换后优化问题的解 | 第30-32页 |
3.4.1 总功率受限条件下的解 | 第30-31页 |
3.4.2 单个基站功率受限 | 第31-32页 |
3.5 最大化WSR的迭代算法 | 第32-34页 |
3.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35页 |
3.6.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页 |
3.6.2 复杂度分析 | 第34-35页 |
3.6.3 信令交互分析 | 第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码本和非码本的异构网络干扰抑制 | 第36-49页 |
4.1 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 | 第36-40页 |
4.1.1 非码本系统的系统模型 | 第36-37页 |
4.1.2 基于块对角化的预编码方法 | 第37-39页 |
4.1.3 基于信号与泄露噪声比的预编码方法 | 第39-40页 |
4.2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 | 第40-42页 |
4.3 Macro-Femto 系统模型 | 第42页 |
4.4 联合码本与非码本预编码方法 | 第42-44页 |
4.5 仿真结果 | 第44-47页 |
4.6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4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基于eICIC的异构网络干扰管理技术 | 第49-58页 |
5.1 异构网络eICIC的标准化 | 第49-51页 |
5.1.1 时域技术 | 第49-50页 |
5.1.2 频域技术 | 第50页 |
5.1.3 功率控制技术 | 第50-51页 |
5.2 小区范围扩展与准空白子帧 | 第51-53页 |
5.2.1 技术背景 | 第51-52页 |
5.2.2 技术原理 | 第52-53页 |
5.3 系统仿真结果 | 第53-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