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对社工机构双重态度的分析--以成都市D社工机构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一) 政府购买服务概念 | 第12-13页 |
| (二)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研究 | 第13-14页 |
| 二、政府与社工机构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9-24页 |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第19-20页 |
| (一) 资料收集 | 第19-20页 |
| (二)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二、个案背景 | 第20-22页 |
| (一) “三社互动”项目 | 第20-22页 |
| (二) 成都市D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第22页 |
| 三、分析框架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政府对社工机构双重态度的表征 | 第24-32页 |
| 一、政府对社工机构支持态度的表征 | 第24-28页 |
| (一)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 第24页 |
| (二) 政府提供硬件支持 | 第24-26页 |
| (三) 政府配备人力资源 | 第26-27页 |
| (四) 协助打造互信关系 | 第27-28页 |
| 二、政府对社工机构否定态度的表征 | 第28-32页 |
| (一) 质疑社工专业性 | 第28-29页 |
| (二) 质疑社工站管理机制 | 第29-30页 |
| (三) 否定社工的服务效果 | 第30-32页 |
| 第五章 政府对社工机构双重态度的原因分析 | 第32-42页 |
| 一、支持态度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 (一) 满足政府的工作需要 | 第32-34页 |
| (二) 高校的支撑 | 第34-35页 |
| (三) 政府缺乏可选对象 | 第35-36页 |
| 二、否定态度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 (一) 社会认可度低 | 第36-38页 |
| (二) 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38-39页 |
| 三、总结与讨论 | 第39-42页 |
| 第六章 改善政府对社工机构双重态度的建议与对策 | 第42-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