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实验难点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实验难点 | 第13页 |
1.3.2 实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31页 |
2.1 沼气发酵简介 | 第14-19页 |
2.1.1 沼气发酵过程 | 第14-15页 |
2.1.2 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种类 | 第15页 |
2.1.3 沼气的综合利用 | 第15-19页 |
2.1.3.1 沼气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 | 第15页 |
2.1.3.2 沼气在工程上的利用 | 第15-17页 |
2.1.3.3 国内外沼气利用现状 | 第17-19页 |
2.2 沼气中H2S的去除方法 | 第19-31页 |
2.2.1 湿法脱硫 | 第19-22页 |
2.2.1.1 碱性液体吸收法 | 第19-20页 |
2.2.1.2 PDS法 | 第20-21页 |
2.2.1.3 HPAS氧化—空气再生法 | 第21-22页 |
2.2.1.4 其它湿法脱硫技术 | 第22页 |
2.2.2 干法脱硫 | 第22-24页 |
2.2.2.1 氧化铁干式脱硫法 | 第22-23页 |
2.2.2.2 活性炭法 | 第23页 |
2.2.2.3 膜法 | 第23-24页 |
2.2.2.4 其它干法脱硫技术 | 第24页 |
2.2.3 新兴的脱硫方法 | 第24-29页 |
2.2.3.1 生物脱硫 | 第24-26页 |
2.2.3.2 原位脱硫 | 第26-28页 |
2.2.3.3 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工艺 | 第28-29页 |
2.2.3.4 三氯化铁吸收—电化学再生脱硫 | 第29页 |
2.2.4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1-41页 |
3.1 实验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说明 | 第32-35页 |
3.2.1 微氧法原位脱除沼气中H_2S的实验装置图 | 第32-33页 |
3.2.2 微氧法原位脱除沼气中H_2S的实验工艺流程说明 | 第33页 |
3.2.3 微氧法原位脱除沼气中H_2S的实验具体步骤 | 第33-35页 |
3.3 实验影响因素及条件控制 | 第35-36页 |
3.3.1 实验影响因素 | 第35页 |
3.3.2 实验条件控制 | 第35-36页 |
3.4 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36-41页 |
3.4.1 分析方法 | 第36-41页 |
3.4.1.1 TS、VS的测定 | 第36-37页 |
3.4.1.2 沼气日产量、累积产量的测定 | 第37页 |
3.4.1.3 沼气中O_2、N_2、CH_4、CO_2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3.4.1.4 沼气中H_2S含量的测定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微氧法原位脱硫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 第41-49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4.2.1 不同O_2通入量下H_2S的去除效率以及O_2残留量 | 第41-44页 |
4.2.2 不同O_2通入量下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及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44-48页 |
4.2.2.1 不同O_2通入量下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的变化情况 | 第44-47页 |
4.2.2.2 不同O_2通入量下CH_4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47-48页 |
4.3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微氧法原位脱硫技术对不同发酵原料的适用性研究 | 第49-63页 |
5.1 引言 | 第49-50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5.2.1 不同O_2通入量下H_2S的去除效率以及O_2残留量 | 第50-54页 |
5.2.2 不同O_2通入量下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及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54-62页 |
5.2.2.1 不同O_2通入量下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的变化情况 | 第54-60页 |
5.2.2.2 不同O_2通入量下CH_4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60-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不同的氧源对微氧法原位脱硫技术的影响 | 第63-68页 |
6.1 引言 | 第63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6.3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