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美丽乡村 | 第15页 |
2.1.2 政府行为 | 第15-16页 |
2.2 乡镇政府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6-17页 |
2.2.1 乡镇政府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2.2.2 乡镇政府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可行性 | 第17页 |
2.3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的行为模式 | 第17-19页 |
2.3.1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主要行为模式 | 第17-18页 |
2.3.2 相关行为模式的优缺点 | 第18-19页 |
2.4 乡镇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责任及其行为表现 | 第19-22页 |
2.4.1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 第19-20页 |
2.4.2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行为表现 | 第20-22页 |
第3章 南安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镇政府行为的个案分析 | 第22-31页 |
3.1 南安市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1 南安市的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1.2 南安市美丽乡村发展情况 | 第23-24页 |
3.2 个案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 第24-26页 |
3.2.1 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 | 第24-25页 |
3.2.2 实施正确的政策措施 | 第25页 |
3.2.3 突出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25-26页 |
3.2.4 兼顾相关的保障措施 | 第26页 |
3.3 南安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3.1 美丽乡村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 第27页 |
3.3.2 生产发展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 第27页 |
3.3.3 公共产品供给无法满足需求 | 第27-28页 |
3.3.4 相关方面参与建设热情不高 | 第28页 |
3.3.5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重视不足 | 第28-29页 |
3.4 南安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3.4.1 乡镇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 | 第29页 |
3.4.2 乡镇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定位不清 | 第29-30页 |
3.4.3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错位 | 第30页 |
3.4.4 乡镇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财权不足 | 第30-31页 |
第4章 其他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分析 | 第31-39页 |
4.1 国内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典型案例 | 第31-34页 |
4.1.1 浙江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 第31-32页 |
4.1.2 江苏华西天下第一村 | 第32-33页 |
4.1.3 台湾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 第33-34页 |
4.2 泉州市美丽乡村典型案例分析及经验启示 | 第34-37页 |
4.2.1 泉州其他县市美丽乡村案例分析 | 第34-35页 |
4.2.2 泉州其他县市美丽乡村经验启示 | 第35-37页 |
4.3 其他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经验与启示 | 第37-39页 |
第5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行为优化的对策 | 第39-45页 |
5.1 美丽乡村建设中优化乡镇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5.2 美丽乡村建设中优化政府行为的对策 | 第40-45页 |
5.2.1 优化乡镇政府的主导行为,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 | 第40-41页 |
5.2.2 优化乡镇政府的调控行为,推进农村经济生产发展 | 第41-42页 |
5.2.3 优化乡镇政府的服务行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第42-43页 |
5.2.4 优化乡镇政府的协调行为,调动各方参加建设积极性 | 第43-44页 |
5.2.5 优化乡镇政府的统领行为,大力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8页 |
6.2.1 不足 | 第45-46页 |
6.2.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