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1.2.1 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及其标准 | 第11-13页 |
| 1.2.2 橡胶沥青反应机理研究 | 第13-17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18-25页 |
| 2.1 基质沥青 | 第18页 |
| 2.2 废旧轮胎橡胶粉 | 第18-19页 |
| 2.3 主要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 2.3.1 橡胶沥青胶粉过滤试验 | 第19-20页 |
| 2.3.2 布氏旋转粘度 | 第20页 |
| 2.3.3 动态剪切流变仪(DSR) | 第20-22页 |
| 2.3.4 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2页 |
| 2.3.5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第22-25页 |
| 3 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参数研究 | 第25-61页 |
| 3.1 主要试验方案 | 第25-28页 |
| 3.2 粘度测试及分析 | 第28-37页 |
| 3.2.1 温度对橡胶沥青粘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 3.2.2 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粘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 3.2.3 搅拌速率对橡胶沥青粘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2.4 基于粘度特性的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参数优选 | 第33-37页 |
| 3.3 粘弹性测试及分析 | 第37-46页 |
| 3.3.1 反应参数对橡胶沥青G*和δ的影响 | 第38-40页 |
| 3.3.2 反应参数对橡胶沥青G*/sinδ 和失效温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 3.3.3 基于复数模量指数法的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参数评价 | 第42-46页 |
| 3.4 基于TOPSIS法的橡胶沥青反应参数优选 | 第46-52页 |
| 3.5 红外光谱测试及分析 | 第52-55页 |
| 3.6 GPC测试及分析 | 第55-59页 |
| 3.7 橡胶沥青常规试验检测 | 第5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4 橡胶粉生产工艺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61-82页 |
| 4.1 橡胶粉生产工艺 | 第61-64页 |
| 4.1.1 轮胎的组成 | 第61-62页 |
| 4.1.2 橡胶粉生产方法 | 第62-64页 |
| 4.2 主要试验方案 | 第64-65页 |
| 4.2.1 试验方案 | 第64-65页 |
| 4.2.2 IE及PE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 4.3 粘度测试及分析 | 第65-71页 |
| 4.4 粘弹性测试及分析 | 第71-75页 |
| 4.5 GPC测试及分析 | 第75-79页 |
| 4.6 红外光谱测试及分析 | 第79-80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5 不同基质沥青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82-92页 |
| 5.1 原材料及主要试验方案 | 第82页 |
| 5.2 橡胶沥青粘度测试及分析 | 第82-84页 |
| 5.3 橡胶沥青粘弹性测试及分析 | 第84-87页 |
| 5.4 GPC测试及分析 | 第87-89页 |
| 5.5 红外光谱测试及分析 | 第89-9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