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1 柿树炭疽病概述 | 第10-12页 |
1.1.1 病原物及其形态学特性 | 第10页 |
1.1.2 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 第10-11页 |
1.1.3 炭疽菌的侵染循环及侵染寄主的策略 | 第11-12页 |
1.2 真菌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1.3 油菜菌核病概述 | 第13-15页 |
1.3.1 病原物及其形态学特性 | 第14页 |
1.3.2 病害侵染循环 | 第14页 |
1.3.3 油菜菌核病症状 | 第14页 |
1.3.4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 第14-15页 |
1.3.5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 第15页 |
1.4 植物转录因子 | 第15-18页 |
1.4.1 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1.4.2 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三种植物防御酶概述 | 第18-21页 |
1.5.1 β-1,3-葡聚糖酶概述 | 第18-19页 |
1.5.2 几丁质酶概述 | 第19-20页 |
1.5.3 L-苯丙氨酸解氨酶概述 | 第20-21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1-23页 |
第2章 哈锐炭疽菌FSTF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 第23-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3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4-34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4-40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3章 BNWRKY75油菜转化子防御酶的检测 | 第41-47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3.2.1 油菜转化子在接种核盘菌前后β-1,3-葡聚糖酶活性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3.2.2 油菜转化子在接种核盘菌前后外切几丁质酶活性检测结果 | 第44-45页 |
3.2.3 油菜转化子在接种核盘菌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第4章 全文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