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宏观因素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第8-9页
    1.3 创新之处第9-10页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4页
        1.4.1 国外关于不同市场联动性的实证研究第10页
        1.4.2 国外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分析的研究第10-11页
        1.4.3 国内关于不同市场关联性的研究第11-12页
        1.4.4 国内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差异研究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债券市场概述第14-21页
    2.1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第14-16页
        2.1.1 历史沿革第14页
        2.1.2 市场格局第14-16页
    2.2 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现状第16-17页
        2.2.1 市场规模第16页
        2.2.2 市场主体第16-17页
        2.2.3 交易产品第17页
    2.3 交易所债券市场运行现状第17页
    2.4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差异分析第17-21页
        2.4.1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规模差异分析第17-18页
        2.4.2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差异分析第18-19页
        2.4.3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差异分析第19-21页
第三章 宏观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分析第21-29页
    3.1 因变量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第21-22页
        3.1.1 指数选取第21页
        3.1.2 数据样本及处理第21-22页
    3.2 自变量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第22-24页
        3.2.1 国民经济指标第22页
        3.2.2 货币政策指标第22-23页
        3.2.3 价格指数指标第23页
        3.2.4 其他指标第23-24页
    3.3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24-29页
        3.3.1 均值、方差分析第24-25页
        3.3.2 变量相关性分析第25-26页
        3.3.3 单个变量对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分析第26-29页
第四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29-39页
    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介绍第29页
    4.2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29-35页
        4.2.1 逐步回归分析法介绍第29-30页
        4.2.2 银行间债券市场指数收益率实证结果第30-33页
        4.2.3 交易所债券市场指数收益率实证结果第33-35页
    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分析第35-39页
第五章 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第39-52页
    5.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第39-40页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39-40页
        5.1.2 脉冲响应函数第40页
        5.1.3 方差分解第40页
    5.2 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第40-50页
        5.2.1 宏观因素主成分分析第41-43页
        5.2.2 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第43-44页
        5.2.3 稳定性检验第44-45页
        5.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45-49页
        5.2.5 方差分解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相关交易策略及其可预测性
下一篇:基于基本面信息的机构价值投资策略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