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0.2 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3.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 第16-21页 |
1.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6-17页 |
1.1.1 交通拥堵 | 第16页 |
1.1.2 治理 | 第16-17页 |
1.2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涵 | 第17-18页 |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本文的应用 | 第18-21页 |
1.3.1 提升政府的掌舵作用是交通拥堵治理的前提 | 第18页 |
1.3.2 引入公共交通竞争机制是交通拥堵治理的重要途径 | 第18-19页 |
1.3.3 公民参与是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4 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是交通拥堵治理的保障 | 第20-21页 |
2 沈阳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2.1 沈阳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现状 | 第21-22页 |
2.2 沈阳市交通拥堵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2.2.1 政府未能充分发挥掌舵作用 | 第22-23页 |
2.2.2 公共交通的治理未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 第23页 |
2.2.3 公民参与治理的程度低 | 第23-24页 |
2.2.4 治理交通拥堵的资金使用效果不高 | 第24-25页 |
3 沈阳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3.1 政府管理职能不到位 | 第25页 |
3.2 对公共交通的治理缺乏竞争机制 | 第25-26页 |
3.3 政府对交通的民主管理不够 | 第26页 |
3.4 对交通拥堵治理的资金缺乏绩效管理机制 | 第26-27页 |
4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解决沈阳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的对策 | 第27-36页 |
4.1 提升政府对交通拥堵治理的职能掌舵作用 | 第27-29页 |
4.1.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道路规划 | 第27页 |
4.1.2 加强各交通部门的管理水平 | 第27-28页 |
4.1.3 加大政府对交通拥堵治理的执法力度 | 第28-29页 |
4.2 引入公共交通竞争机制 | 第29-31页 |
4.2.1 坚持实施公交优先政策 | 第29页 |
4.2.2 以特许经营和股份化等方式引入投资主体 | 第29-30页 |
4.2.3 引进私营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 | 第30-31页 |
4.3 鼓励公民对交通拥堵治理的参与和协作 | 第31-32页 |
4.3.1 加强社会组织对交通的监督和管理 | 第31页 |
4.3.2 创建公民对交通的反馈渠道 | 第31-32页 |
4.3.3 加强公民的交通文明意识 | 第32页 |
4.4 对交通拥堵治理实行绩效预算 | 第32-36页 |
4.4.1 确立“按效果为导向”的支出理念 | 第32-33页 |
4.4.2 重视绩效评估 | 第33-34页 |
4.4.3 按效果做好交通预算工作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