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问题论文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亲子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亲社会行为第12-17页
        1.1.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第12页
        1.1.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第12-14页
        1.1.3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1.1.4 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 父母参与第17-18页
        1.2.1 父母参与的内涵第17页
        1.2.2 父母参与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17-18页
    1.3 亲子关系第18-20页
        1.3.1 亲子关系的界定第18页
        1.3.2 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18-20页
2 问题提出第20-23页
    2.1 问题的提出第20-21页
    2.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3 研究方法第23-26页
    3.1 被试第23-24页
    3.2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2.1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第24页
        3.2.2 父母参与问卷第24页
        3.2.3 亲子关系量表第24-25页
    3.3 施测程序第25页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5-26页
4 研究结果第26-36页
    4.1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及其特征第26-32页
        4.1.1 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父母参与、亲社会行为的比较第26-27页
        4.1.2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亲社会行为的人口特征分析第27-31页
        4.1.3 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父母参与水平上的差异第31-32页
    4.2 父母参与、亲子关系与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第32-33页
    4.3 流动儿童亲子关系在父母参与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第33-36页
        4.3.1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对亲社会行为的独立作用第33页
        4.3.2 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第33-36页
5 讨论第36-44页
    5.1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亲社会行为的特点第36-39页
        5.1.1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的总体特点第36-37页
        5.1.2 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第37-38页
        5.1.3 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父母参与水平上的差异第38-39页
    5.2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亲子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第39-40页
    5.3 亲子关系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0-41页
    5.4 相关建议第41-44页
        5.4.1 父母言行共进,主动提升参与水平,改善亲子关系第41-42页
        5.4.2 学校开办家长学校,进行家校联合,提升父母参与水平第42页
        5.4.3 社会各界共同携手,为父母更好参与流动儿童教育提供空间第42-44页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44-46页
    6.1 研究结论第44页
    6.2 研究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2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2-54页
附录B:调查问卷(节选)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者对不同裸露程度车模的广告态度研究--消费者性别与汽车类型的交互作用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特点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以永州市双牌县理家坪乡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