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及完善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2.1 研究目的第7-8页
        1.2.2 研究意义第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3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第13-16页
        1.4.1 研究主要内容第13-15页
        1.4.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7-21页
    2.1 相关概念第17-18页
        2.1.1 限制性股票模式第17页
        2.1.2 股票期权模式第17-18页
        2.1.3 员工持股计划第18页
    2.2 相关理论第18-21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8-19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19页
        2.2.3 公司治理理论第19-21页
3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背景及股权激励方案第21-29页
    3.1 背景介绍第21-22页
        3.1.1 政策环境的变化第21页
        3.1.2 监管环境的严格第21-22页
        3.1.3 高管激励手段单一第22页
    3.2 股权激励方案概述第22-23页
    3.3 方案主要内容第23-29页
        3.3.1 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第23-25页
        3.3.2 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第25-26页
        3.3.3 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第26-29页
4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第29-49页
    4.1 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影响分析第29-45页
        4.1.1 市场反应第29-32页
        4.1.2 企业反应第32-45页
    4.2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第45-49页
        4.2.1 业绩考核指标较简单第45-46页
        4.2.2 考核条件设置不够合理第46-48页
        4.2.3 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第48-49页
5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改进建议及实施保障措施第49-53页
    5.1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改进建议第49-50页
        5.1.1 制定全面业绩考核指标第49页
        5.1.2 制定科学的行权条件第49-50页
        5.1.3 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第50页
    5.2 三一重工股权激励实施保障措施第50-53页
        5.2.1 技术保障第51页
        5.2.2 制度保障第51-52页
        5.2.3 组织保障第52-5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页
    6.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蒋绍宗《读诗知柄》研究
下一篇:高填路堤荷载作用下PHC管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