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研究 | 第11页 |
1.2.2 国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内容框架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6页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第16-17页 |
2.1.3 生存状况 | 第17-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2.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2.2 实地访谈法 | 第18页 |
2.2.3 个案分析法 | 第18-20页 |
第3章 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生存分析 | 第20-38页 |
3.1 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生存环境介绍 | 第20-23页 |
3.1.1 自然环境 | 第20页 |
3.1.2 人文环境 | 第20-21页 |
3.1.3 生活环境 | 第21-22页 |
3.1.4 工作环境 | 第22-23页 |
3.2 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生存认知分析 | 第23-33页 |
3.2.1 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传承人基本情况 | 第23-26页 |
3.2.2 经济收入情况 | 第26-27页 |
3.2.3 自我价值实现情况 | 第27-28页 |
3.2.4 人际关系情况 | 第28-29页 |
3.2.5 社会地位情况 | 第29-30页 |
3.2.6 政府重视程度 | 第30-33页 |
3.3 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生存问题分析 | 第33-38页 |
3.3.1 传承人严重不足 | 第33页 |
3.3.2 传承人生存压力大 | 第33-34页 |
3.3.3 政府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不够 | 第34页 |
3.3.4 现代文化对非遗传承的巨大冲击 | 第34-35页 |
3.3.5 非遗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结构失衡,文化水平不高 | 第35-36页 |
3.3.6 非遗刀郎木卡姆难以带来经济效益 | 第36-37页 |
3.3.7 非遗刀郎木卡姆传承方式单一、传承观念保守 | 第37-38页 |
第4章 新疆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的保护对策 | 第38-47页 |
4.1 传承人的政策保护对策 | 第38-42页 |
4.1.1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非遗保护机制 | 第38-40页 |
4.1.2 对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提供政策保护 | 第40-42页 |
4.1.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使传承人有效传承 | 第42页 |
4.2 传承人的传承保护对策 | 第42-44页 |
4.2.1 为传承人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 | 第42-43页 |
4.2.2 拓宽传承人发展渠道 | 第43页 |
4.2.3 尝试建立非遗刀郎木卡姆民间艺术数据库 | 第43-44页 |
4.3 传承人的开发保护对策 | 第44-47页 |
4.3.1 培育刀郎品牌文化 | 第44-45页 |
4.3.2 保护传承人的生存环境 | 第45页 |
4.3.3 规整演出队伍,创新传承模式 | 第45-46页 |
4.3.4 培养市场思维,引入市场机制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