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元件、组件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及设备论文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磁环绕线机现状第11-14页
     ·国外磁环绕线机现状第11-12页
     ·国内磁环绕线机现状第12-14页
   ·虚拟产品开发与虚拟样机第14-16页
     ·虚拟产品开发(VPD—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第14-15页
     ·虚拟样机(VP—Virtual Prototyping)第15-16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文各章节简介第17-18页
第二章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总体设计第18-26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技术指标要求第18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绕线机原理设计第18-19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绕线机总体结构设计第19-22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各部分功能分析第19-21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主体部分系统构成原理图第21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绕线步骤第21-22页
   ·驱动装置的选择第22-23页
   ·气缸选择的理论第23-24页
   ·气缸的选定方法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详细设计第26-45页
   ·智能手部分设计第26-29页
     ·智能手气缸计算与选型第26-27页
     ·智能手机构设计第27-29页
   ·拨线手部分设计第29-30页
     ·拨线手气缸计算与选型第29-30页
     ·拨线手机构设计第30页
   ·拉线手部分设计第30-32页
     ·拉线手气缸计算与选型第30-31页
     ·拉线手机构设计第31-32页
   ·翻转手部分设计第32-33页
     ·翻转手气缸计算与选型第32-33页
     ·翻转手机构设计第33页
   ·剪线手部分设计第33-34页
     ·剪线手气缸计算与选型第33-34页
     ·剪线手详细设计第34页
   ·盖板部分设计第34-35页
     ·盖板气缸计算与选型第34-35页
     ·盖板详细设计第35页
   ·递进组轮部分设计第35-42页
     ·递进组气缸计算与选型第35页
     ·递进组步进电机计算与选型第35-36页
     ·递进组同步轮及同步带选择第36-37页
     ·递进组齿轮设计计算第37-41页
     ·递进组详细设计第41-42页
   ·机架部分设计第42-43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总体设计图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PRO/E 环境下装配与运动仿真第45-57页
   ·PRO/ENGINEER 简介第45-47页
   ·自动磁环绕线机零部件建模第47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的整体虚拟装配第47-50页
     ·进入装配环境第47页
     ·装配约束的设置第47-48页
     ·连接的建立第48-50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运动仿真第50-56页
     ·Pro/E 机构运动仿真功能研究第50-51页
     ·建立机构运动仿真的一般步骤第51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运动仿真第51-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计及系统调试第57-70页
   ·控制系统设计第57-66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系统流程图第57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气动系统设计第57-66页
       ·气动系统构成第57-58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系统电磁换向阀选择第58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气动回路设计第58-66页
   ·系统调试第66-69页
     ·硬件调试中解决的问题第67页
     ·控制系统调试中解决的问题第67-68页
     ·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样机试运行结果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和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1:全自动磁环绕机系统流程图第76-85页
附录2:全自动磁环绕机样机局部图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PC解码器的异步流水线电路研究
下一篇:高压/特高压三调谐直流滤波器失谐故障元件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