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聚乳酸简介 | 第13-16页 |
·聚乳酸(PLA)的结构 | 第13-15页 |
·聚乳酸的性能 | 第15-16页 |
·微孔泡沫塑料 | 第16-22页 |
·超临界流体技术 | 第17-19页 |
·微孔发泡过程 | 第19页 |
·微孔塑料制备技术 | 第19-22页 |
·聚乳酸微孔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PLA 微孔塑料的力学性能 | 第22页 |
·影响PLA 微孔发泡的工艺参数 | 第22-24页 |
·聚乳酸的改性 | 第24-2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聚乳酸扩链/支化改性与发泡理论挤出 | 第28-38页 |
·聚乳酸的扩链/支化改性 | 第28-30页 |
·有机过氧化物 | 第28页 |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 第28-29页 |
·辐射交联 | 第29页 |
·含环氧官能团聚合物 | 第29-30页 |
·微孔发泡理论基础 | 第30-37页 |
·聚合物/气体均相体系的形成 | 第30-32页 |
·经典成核理论 | 第32-36页 |
·经泡孔的长大与定型 | 第36-37页 |
·泡孔合并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发泡工艺对纯PLA 微孔发泡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38-53页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研究内容 | 第38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8-41页 |
·实验设备 | 第38-40页 |
·实验仪器及仪表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2-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发泡制品的密度 | 第43页 |
·泡孔直径的确定 | 第43-44页 |
·泡孔密度 | 第44页 |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发泡温度对PLA 泡孔密度和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44-47页 |
·饱和压力对PLA 发泡样品泡孔密度和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47-50页 |
·剪切速率对PLA 发泡样品泡孔密度和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PLA 扩链/支化改性实验研究及对PLA 发泡材料成型的影响 | 第53-69页 |
·研究目的 | 第53页 |
·研究内容 | 第53-54页 |
·扩链剂的选用 | 第54页 |
·巴斯夫扩链剂ADR‐4370S | 第54页 |
·扩链剂用量 | 第54页 |
·密炼实验 | 第54-63页 |
·实验设备 | 第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实验步骤 | 第55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5-5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发泡实验 | 第63-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3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63-64页 |
·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成核剂系统对PLA 微孔发泡的影响 | 第69-80页 |
·研究目的 | 第69页 |
·研究内容 | 第69-70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70页 |
·实验设备 | 第70页 |
·主要仪器仪表 | 第70页 |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实验步骤 | 第71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71-7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2-79页 |
·成核剂含量对PLA 微孔发泡的影响 | 第72-74页 |
·成核剂尺寸对PLA 微孔发泡的影响 | 第74-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