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性研究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5页
    1.1 远东疣柄牛肝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 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第16-18页
        1.2.1 传统热水浸提法第16页
        1.2.2 现代提取方法第16-17页
        1.2.3 糖含量的检测方法第17页
        1.2.4 多糖的除杂及分离纯化第17-18页
    1.3 多糖的生理活性及其功能第18-21页
        1.3.1 抑制肿瘤和癌细胞的作用第19页
        1.3.2 抗氧化活性第19-20页
        1.3.3 免疫调节作用第20页
        1.3.4 抗病毒活性第20页
        1.3.5 降血糖活性第20-21页
    1.4 多糖的结构分析第21-22页
        1.4.1 多糖相对分子量的测定第21页
        1.4.2 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第21页
        1.4.3 多糖中官能团解析第21-22页
    1.5 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检测第22-23页
        1.5.1 测定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22-23页
        1.5.2 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23页
        1.5.3 测定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23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25页
        1.6.1 目的意义第23-24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6.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的研究第25-33页
    2.1 材料及方法第2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5页
        2.1.2 实验试剂第25页
        2.1.3 实验仪器第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27页
        2.2.1 原材料的预处理第25页
        2.2.2 远东疣病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第25-26页
        2.2.3 远东疣病牛肝菌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6页
        2.2.4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的单因素实验第26页
        2.2.5 响应曲面优化传统热水浸提法试验设计第26-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27页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7-29页
        2.3.3 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3-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页
        3.1.1 实验原料第33页
        3.1.2 实验试剂第33页
        3.1.3 实验仪器第33页
    3.2 实验方法第33-36页
        3.2.1 Sevage法除蛋白第33-34页
        3.2.2 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质第34页
        3.2.3 活性炭脱色第34-35页
        3.2.4 小分子物质的透析第35页
        3.2.5 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第35-36页
        3.2.6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第36页
        3.2.7 紫外光谱扫描分析第36页
    3.3 试验结果第36-38页
        3.3.1 远东疣柄牛肝菌除蛋白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3.3.2 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结果与分析第37页
        3.3.3 Sephadex G-100柱层析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3.4 紫外光谱扫描分析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单糖组分分析第40-4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页
        4.1.1 实验原料第40页
        4.1.2 主要仪器第40页
        4.1.3 主要试剂第40页
    4.2 远东疣柄牛肝菌常见理化性质第40-41页
        4.2.1 溶解性的检测第40-41页
        4.2.2 Fehling反应第41页
        4.2.3 苯酚-硫酸法第41页
        4.2.4 碘反应第41页
        4.2.5 三氯化铁反应第41页
        4.2.6 考马斯亮蓝反应第41页
        4.2.7 茚三酮试验第41页
    4.3 紫外光谱扫描第41页
    4.4 LEP-2的单糖组分分析第41-42页
    4.5 LEP-2的红外光谱扫描第42页
    4.6 LEP-2分子量的测定第42页
    4.7 LEP-2中糖醛酸的检验第42-43页
    4.8 实验结果第43-47页
        4.8.1 LEPS多糖的理化性质第43页
        4.8.2 LEP-2的紫外光谱扫描第43-44页
        4.8.3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LEP-2的单糖组分分析第44-45页
        4.8.4 LEP-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45-46页
        4.8.5 LEP-2分子量的测定结果第46页
        4.8.6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第46-47页
    4.9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第48-5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8页
        5.1.1 实验原料第48页
        5.1.2 主要仪器第48页
        5.1.3 主要试剂第48页
    5.2 远东疣柄牛肝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第48-50页
        5.2.1 清除·OH活性的测定第48-49页
        5.2.2 清除O_(2-)·活性的测定第49页
        5.2.3 清除DPPH活性的测定第49-50页
    5.3 远东疣柄牛肝菌实验结果第50-51页
        5.3.1 清除·OH活性的测定第50页
        5.3.2 清除O_(2-)·活性的测定第50-51页
        5.3.3 清除DPPH活性的测定第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与讨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辽宁花生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
下一篇:H期货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