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页 |
1.2 生物基单体研究概况 | 第15-27页 |
1.2.1 异山梨醇的研究概况 | 第16-22页 |
1.2.2 2,3-丁二醇的研究概况 | 第22-27页 |
1.3 生物基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研究概况 | 第27-31页 |
1.3.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简介 | 第27-29页 |
1.3.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改性方法 | 第29-31页 |
1.4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页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32-35页 |
第二章 聚(丁二酸/1,4-丁二醇/异山梨醇)酯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 第35-51页 |
2.1 前言 | 第3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6页 |
2.2.3 样品制备 | 第36-38页 |
2.2.4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 | 第38-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2.3.1 PIBS的分子量 | 第40-41页 |
2.3.2 PIBS的红外谱图 | 第41-43页 |
2.3.3 PIBS的NMR谱图 | 第43-45页 |
2.3.4 PIBS的DSC分析 | 第45-47页 |
2.3.5 PIBS的TGA分析 | 第47-48页 |
2.3.6 PIBS的XRD分析 | 第48-49页 |
2.3.7 PIBS的力学性能 | 第49-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聚(丁二酸/1,4-丁二醇/2,3-丁二醇)酯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 第51-65页 |
3.1 前言 | 第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53页 |
3.2.4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 | 第53-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3.3.1 PBBS的分子量与样品形貌 | 第55-56页 |
3.3.2 PBBS的红外谱图 | 第56-58页 |
3.3.3 PBBS的NMR谱图 | 第58-60页 |
3.3.4 PBSS的XRD分析 | 第60-61页 |
3.3.5 PBBS的DSC分析 | 第61-62页 |
3.3.6 PBBS的TGA分析 | 第62-63页 |
3.4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增韧改性研究 | 第65-85页 |
4.1 前言 | 第6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5-6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66-67页 |
4.2.3 样品制备 | 第67页 |
4.2.4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 | 第67-69页 |
4.3 PBS/不同2,3-BDO含量的生物基聚酯共混物的结果与讨论 | 第69-82页 |
4.3.1 力学性能 | 第69-70页 |
4.3.2 动态力学热分析 | 第70-72页 |
4.3.3 热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4.3.4 XRD分析 | 第74-75页 |
4.3.5 流变性能 | 第75-77页 |
4.3.6 形貌结构分析 | 第77-80页 |
4.3.7 断面形貌分及增韧机理 | 第80-82页 |
4.4 PBS/PBBS-70不同填充份数共混物的结果与讨论 | 第82-83页 |
4.5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9页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第99-101页 |
附件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