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9页 |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第10-13页 |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辨证论治 | 第10-12页 |
·中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 第12-13页 |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溶栓治疗 | 第14-16页 |
·并发症 | 第16页 |
·缺血性中风的针灸治疗 | 第16-18页 |
·治疗时间 | 第16页 |
·腧穴的选择 | 第16-17页 |
·头针 | 第17-18页 |
·缺血性中风的康复评定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方案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病例诊断标准 | 第19-20页 |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剔除病例标准 | 第21页 |
·分组方法 | 第21页 |
·治疗方案 | 第21-23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29页 |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第24-25页 |
·两组之间Glasgow评分之间的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证型神统功能程度比较 | 第26-27页 |
·两组三证型临床疗效 | 第27-28页 |
·针刺安全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结果讨论 | 第29-35页 |
·本次研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讨论 | 第29-31页 |
·伴发疾病与既往史 | 第29页 |
·对意识状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 第30页 |
·中药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第30页 |
·临床疗效评价 | 第30-31页 |
·针刺的安全性评价 | 第31页 |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不同治疗方法间的差异 | 第31-33页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 第32页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 | 第32页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药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 | 第32-33页 |
·诊断标准及量表的可靠性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 | 第34页 |
·设想和展望 | 第34-35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