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中社团检测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复杂网络和社团结构概述 | 第16-24页 |
2.1 复杂网络的定义 | 第16-18页 |
2.2 复杂网络的特性 | 第18-21页 |
2.2.1 小世界网络 | 第18-19页 |
2.2.2 无尺度网络 | 第19-21页 |
2.3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核心节点的社团检测算法研究 | 第24-42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相关工作 | 第24-25页 |
3.3 预备知识 | 第25-28页 |
3.4 基于核心节点的社团检测算法 | 第28-33页 |
3.4.1 核心节点选择 | 第28-31页 |
3.4.2 局部核心社团 | 第31-32页 |
3.4.3 全局社团检测 | 第32-33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3.5.1 数据集 | 第33-34页 |
3.5.2 比较方法与评价方式 | 第34-35页 |
3.5.3 NMI比较 | 第35-37页 |
3.5.4 F-score比较 | 第37-40页 |
3.5.5 算法执行时间比较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属性传递的社团检测算法研究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预备知识 | 第43页 |
4.3 基于属性传递的社团检测算法 | 第43-47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4.4.1 数据集 | 第47-48页 |
4.4.2 比较方法与评价方式 | 第48-49页 |
4.4.3 F-score比较 | 第49-51页 |
4.4.4 参数T对F-score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5 参数 θ 对F-score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基于影响传播的社团检测算法研究 | 第55-68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相关工作 | 第56页 |
5.3 预备知识 | 第56-58页 |
5.4 传播模型 | 第58-59页 |
5.4.1 IC模型 | 第58页 |
5.4.2 IC-A模型 | 第58-59页 |
5.5 基于影响传播的社团检测算法 | 第59-62页 |
5.5.1 选择种集 | 第59-60页 |
5.5.2 检测社团 | 第60-62页 |
5.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5.6.1 数据集 | 第62-63页 |
5.6.2 比较方法与评价方式 | 第63页 |
5.6.3 Conductance比较 | 第63-64页 |
5.6.4 社团内部影响范围比较 | 第64-66页 |
5.6.5 算法执行时间比较 | 第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