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延边地区女性犯罪预防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延边地区女性犯罪现状及特征第14-23页
    2.1 2013年-2016年延边地区女性犯罪的基本情况第14-21页
        2.1.1 女性犯罪嫌疑人数量第14-16页
        2.1.2 女性犯罪嫌疑人年龄第16-17页
        2.1.3 女性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第17-18页
        2.1.4 女性犯罪嫌疑人身份第18-19页
        2.1.5 女性犯罪嫌疑人民族第19-20页
        2.1.6 女性犯罪类型分布情况第20-21页
    2.2 延边地区女性犯罪的特点第21-23页
        2.2.1 中青年、低学历、无业人员是犯罪的主要群体第21页
        2.2.2 女性犯罪嫌疑人民族特性明显第21页
        2.2.3 女性犯罪具有非暴力性、团伙性第21-22页
        2.2.4 犯罪类型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第22-23页
第三章 影响延边地区女性犯罪的因素第23-29页
    3.1 从个体因素看女性犯罪第23-24页
        3.1.1 女性特殊生理期、生理异常影响女性犯罪第23页
        3.1.2 女性特有的心理影响女性犯罪第23-24页
    3.2 从社会因素看女性犯罪第24-26页
        3.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女性犯罪第24-25页
        3.2.2 家庭影响女性犯罪第25-26页
        3.2.3 学校教育与不良交往影响女性犯罪第26页
    3.3 从犯罪类型看女性犯罪第26-29页
        3.3.1 地理位置及经济原因影响女性毒品犯罪第26-27页
        3.3.2 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影响女性财产犯罪第27-28页
        3.3.3 生理特性及地理位置影响女性邪教犯罪第28-29页
第四章 抑制延边地区女性犯罪率上升的防控措施第29-34页
    4.1 加强女性犯罪的个体预防第29-30页
        4.1.1 加强女性的一般心理预防第29页
        4.1.2 加强女性的特殊心理矫治第29-30页
    4.2 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第30-32页
        4.2.1 发展延边地区特色旅游经济拓宽就业途径第30页
        4.2.2 重视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第30-31页
        4.2.3 健全救助机制第31-32页
    4.3 针对不同犯罪类型采取措施预防犯罪第32-34页
        4.3.1 延边女性毒品犯罪的预防第32页
        4.3.2 延边女性财产犯罪的预防第32-33页
        4.3.3 延边女性邪教犯罪的预防第33-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介入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研究--基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个案工作实践
下一篇:韩国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偏误研究--以“比”字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