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7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 第15页 |
五、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领土主权与南海问题困境 | 第17-33页 |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主权 | 第17-20页 |
一、主权的定义及其发展 | 第17-19页 |
二、传统主权理论的症结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领土主权及其“死结” | 第20-24页 |
一、领土主权定义 | 第21-22页 |
二、领土主权导致的争端“死结” | 第22-24页 |
第三节 领土主权维度中的南海困境 | 第24-33页 |
一、南海争端国的领土主权声索重叠 | 第25-28页 |
二、导致南海问题复杂化的因素 | 第28-33页 |
第二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内涵 | 第33-41页 |
第一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构想的提出背景 | 第33-34页 |
第二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认知 | 第34-38页 |
一、政策的内涵 | 第34-36页 |
二、政策的原则 | 第36-38页 |
第三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在南海问题上的困境 | 第38-41页 |
一、概念的不确定性 | 第38-39页 |
二、现实挑战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国际共同开发的经验与对南海问题的思考 | 第41-52页 |
第一节 共同开发运用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成功案例 | 第41-46页 |
一、中美洲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三国共同开发丰塞卡湾 | 第41-42页 |
二、英法对新赫布里底群岛共管 | 第42-44页 |
三、“南极模式”的启示 | 第44-45页 |
四、马来西亚和泰国共同开发案例 | 第45-46页 |
第二节 领土主权的“相互包容性” | 第46-49页 |
一、“相互包容性”的概念、内涵、适用性 | 第46-48页 |
二、“相互包容性”的思想与理论来源 | 第48-49页 |
第三节“岛礁联合体”的构想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