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合作学习的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概述 | 第12-14页 |
一、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3页 |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 | 第13页 |
三、合作学习的特点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页 |
二、目标结构理论 | 第14-15页 |
三、发展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7-22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一、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7页 |
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 第17-18页 |
三、教师成长的需要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 第20-22页 |
一、高中语文学科特性有助于开展合作学习 | 第20页 |
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开展合作学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策略存在的误区 | 第22-29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调查 | 第22-25页 |
一、调查背景 | 第22-23页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目前在高中语文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存在的主要误区 | 第25-29页 |
一、分组依据不充分 | 第25-26页 |
二、合作学习太重形式 | 第26-27页 |
三、教师干扰过多,学生独立思考不够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增强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我国合作学习的一般流程 | 第29-32页 |
一、合作设计 | 第29页 |
二、目标确立 | 第29页 |
三、小组合作 | 第29-30页 |
四、集体讲授 | 第30页 |
五、测验和汇报 | 第30页 |
六、反馈与评价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影响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的因素 | 第32-34页 |
一、高中语文合作学习需要的条件 | 第32页 |
二、高中语文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 第32-33页 |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开设合作学习对学生有益 | 第33页 |
四、多元智力理论的建立 | 第33-34页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索 | 第34-40页 |
一、合理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 第34-35页 |
二、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 第35页 |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 | 第35-36页 |
四、课前课后全程合作学习 | 第36页 |
五、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 第36-37页 |
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 第37-38页 |
七、完善高中语文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件1 | 第44-46页 |
附件2 | 第46-47页 |
附件3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