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 曹魏史传散文之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二 曹魏史传散文之研究范围 | 第12-15页 |
三 曹魏史传散文之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上编 | 第20-132页 |
第一章 《魏略》概说 | 第22-57页 |
第一节 成书 | 第22-26页 |
第二节 流传 | 第26-33页 |
第三节 辑佚 | 第33-47页 |
第四节 断限 | 第47-57页 |
第二章 《魏略》人物群像 | 第57-83页 |
第一节 曹操曹丕曹植曹彰曹叡之形象 | 第57-68页 |
第二节 曹爽桓范之形象 | 第68-70页 |
第三节 王凌令狐愚单固之形象 | 第70-72页 |
第四节 儒者七人之群像 | 第72-73页 |
第五节 清介者四人之群像 | 第73-77页 |
第六节 奋发者十人之群像 | 第77-79页 |
第七节 女子二人之形象 | 第79-80页 |
第八节 诸葛孔明之形象 | 第80-83页 |
第三章 《魏略》文学笔法 | 第83-109页 |
第一节 写人笔法 | 第83-90页 |
第二节 叙事笔法 | 第90-99页 |
第三节 小说笔致 | 第99-105页 |
第四节 语言风格 | 第105-109页 |
第四章 《魏略》史学得失 | 第109-132页 |
第一节 《魏略》记事失实处举例 | 第109-117页 |
第二节 鱼豢思想性格与政治态度 | 第117-124页 |
第三节 《魏略》之史学意义 | 第124-132页 |
下编 | 第132-180页 |
第五章 鱼豢《典略》 | 第134-147页 |
第一节 《典略》与《魏略》之关系 | 第134-140页 |
第二节 《典略》文学史学成就 | 第140-147页 |
第六章 王沈《魏书》 | 第147-164页 |
第一节 成书始末 | 第147-154页 |
第二节 多为时讳 | 第154-161页 |
第三节 文学成就 | 第161-164页 |
第七章 汉献帝传记三种 | 第164-171页 |
第一节 《献帝起居注》 | 第164-166页 |
第二节 《献帝纪》《献帝传》 | 第166-171页 |
第八章 别传三种 | 第171-180页 |
第一节 《邴原别传》 | 第171-173页 |
第二节 《华佗别传》 | 第173-176页 |
第三节 《管辂别传》 | 第176-180页 |
附录一 《三国志》裴注引书中曹操司马懿称谓考 | 第180-181页 |
附录二 《三国志》史料考辨九则 | 第181-186页 |
附录三 《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标点断句商榷十九则 | 第186-192页 |
附录四 《三国志集解》钱剑夫点校本标点断句校勘商榷十七则 | 第192-197页 |
附录五 《三国志》引《魏略》分条索引 | 第197-205页 |
附录六 晚清民国之际《魏略·西戎传》研究述评 | 第205-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17页 |
后记 | 第217-219页 |
附件 | 第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