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艺体生自主管理研究--以成都A中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1.1 艺体生队伍的壮大 | 第12页 |
1.1.2 艺体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1.3 艺体生自主管理的现实诉求 | 第13-15页 |
1.1.3.1 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13-14页 |
1.1.3.2 实际工作中的困惑 | 第14页 |
1.1.3.3 实现自主管理的可能性 | 第14-15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2.1 艺体生 | 第15-16页 |
1.2.2 自主管理 | 第16页 |
1.2.3 学生自主管理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1.3.1 艺体生教育的研究 | 第17-20页 |
1.3.1.1 国外艺体特长生教育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1.2 国内艺体生教育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2 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 | 第20-25页 |
1.3.2.1 国外学生自主管理发展 | 第20-22页 |
1.3.2.2 国内学生自主管理发展 | 第22-25页 |
1.3.3 国内艺体生自主管理研究 | 第25页 |
1.3.4 文献小结 | 第25-26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1.4.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6页 |
1.4.2 主体教育理论 | 第26-27页 |
1.4.3 因材施教理论 | 第27页 |
1.4.4 多元智力理论 | 第27页 |
1.5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27-29页 |
1.5.1 研究的目标 | 第27-2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5.3.1 文献法 | 第28页 |
1.5.3.2 问卷调查法 | 第28页 |
1.5.3.3 访谈法 | 第28-29页 |
1.5.3.4 观察法 | 第29页 |
1.6 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1.6.1 理论意义 | 第29页 |
1.6.2 实践意义 | 第29-30页 |
1.6.2.1 有助于科学认识教育对象 | 第29页 |
1.6.2.2 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 第29页 |
1.6.2.3 有助于学校优化学生管理 | 第29-30页 |
1.6.2.4 有助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0页 |
1.7 课题的创新性 | 第30-31页 |
2.高中艺体生自主管理现状 | 第31-45页 |
2.1 样本学校概况 | 第31页 |
2.2 高中艺体生自主管理现状 | 第31-45页 |
2.2.1 调查方案及实施 | 第31页 |
2.2.2 问卷设计 | 第31-33页 |
2.2.3 问卷回收 | 第33页 |
2.2.4 问卷分析 | 第33-39页 |
2.2.4.1 班级管理 | 第33-35页 |
2.2.4.2 专业训练 | 第35-36页 |
2.2.4.3 文化学习 | 第36-38页 |
2.2.4.4 社团管理 | 第38-39页 |
2.2.5 访谈总结 | 第39-45页 |
2.2.5.1 教师访谈调查 | 第39-42页 |
2.2.5.2 领导访谈分析 | 第42-45页 |
3 高中艺体生自主管理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45-50页 |
3.1 学校方面 | 第45-46页 |
3.1.1 学校管理机制的缺陷 | 第45页 |
3.1.2 学校专业师资的不足 | 第45-46页 |
3.1.3 学生自主管理平台的缺乏 | 第46页 |
3.2 教师方面 | 第46-48页 |
3.2.1 部分教师观念的陈旧 | 第46-47页 |
3.2.2 文化课教学管理针对性的缺乏 | 第47-48页 |
3.2.3 社团管理中指导的欠缺 | 第48页 |
3.3 学生方面 | 第48-50页 |
3.3.1 艺体生坚韧性与自律性的缺失 | 第48-49页 |
3.3.2 艺体生文化学习的被动 | 第49页 |
3.3.3 艺体生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冲突 | 第49-50页 |
4.高中艺体生自主管理对策 | 第50-64页 |
4.1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4.2 通过活动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 | 第51-53页 |
4.2.1 利用班会课 | 第51-52页 |
4.2.2 利用校园文明监督岗 | 第52页 |
4.2.3 利用艺术节 | 第52-53页 |
4.2.4 利用升旗仪式 | 第53页 |
4.3 建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 第53-56页 |
4.3.1 善用积极性评价培养学生坚韧性 | 第54页 |
4.3.2 使用学生成长档案促使学生自律 | 第54-56页 |
4.4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第56-58页 |
4.4.1 针对性地选拔教师 | 第56-57页 |
4.4.2 重视岗前培训与职后培训 | 第57-58页 |
4.4.3 促使教师进行专业学习 | 第58页 |
4.5 转变教师传统教育理念 | 第58-60页 |
4.5.1 正确认识学生自主管理 | 第58-59页 |
4.5.2 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 第59页 |
4.5.3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59-60页 |
4.6 重视文化课教学管理 | 第60-62页 |
4.6.1 增加艺体特色教学内容 | 第61页 |
4.6.2 自主学习改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僵化 | 第61-62页 |
4.6.3 合理安排学训时间 | 第62页 |
4.7 做好社团指导工作 | 第62-64页 |
4.7.1 严格选拔指导教师 | 第62-63页 |
4.7.2 制定指导教师考核机制 | 第63页 |
4.7.3 加大对社团重点骨干成员的培训与管理 | 第63-64页 |
5.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