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花生的生产现状 | 第9-10页 |
1.2.1.1 山东省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 第9页 |
1.2.1.2 滴灌技术在花生生产中的研究与发展 | 第9-10页 |
1.2.2 滴灌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3 水分对花生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3.1 水分与花生干物质积累 | 第11-12页 |
1.2.3.2 水分与花生产量及水分利用 | 第12-13页 |
1.2.3.3 水分与花生农艺性状 | 第13页 |
1.2.4 水分对花生光合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4.1 水分与花生叶片光合特性 | 第13-14页 |
1.2.4.2 水分对花生SPAD值 | 第14-15页 |
1.2.5 水分对花生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15页 |
1.2.5.1 水分与花生叶片相对含水量 | 第15页 |
1.2.5.2 水分与花生叶水势 | 第15页 |
1.2.6 水分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1.1 试验一:单次滴灌处理试验 | 第17页 |
2.1.2 试验二:2015 年循环滴灌处理试验 | 第17-18页 |
2.1.3 试验三:2016 年循环滴灌处理试验 | 第18页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土壤相对含水量 | 第18-19页 |
2.2.2 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与农艺性状调查 | 第19页 |
2.2.3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第19页 |
2.2.4 水分利用率计算 | 第19页 |
2.2.5 测产考种 | 第19-20页 |
2.2.6 籽仁品质测定 | 第20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9页 |
3.1 循环滴灌对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21-26页 |
3.1.1 不同滴灌处理不同土层水分动态 | 第21-24页 |
3.1.2 不同滴灌处理 0-20cm土层水分动态 | 第24-26页 |
3.2 不同滴灌量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26-29页 |
3.2.1 循环滴灌不同滴灌量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及主茎绿叶数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2 单次滴灌不同滴灌量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及主茎绿叶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循环滴灌不同滴灌量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9-34页 |
3.3.1 不同滴灌量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2 不同滴灌量对SPAD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不同滴灌量对花生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的影响 | 第32-34页 |
3.4 不同滴灌量对花生产量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34-38页 |
3.4.1 不同滴灌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2 不同滴灌量对花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3 循环滴灌不同滴灌量对荚果特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4 循环滴灌不同滴灌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循环滴灌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4.1 循环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 | 第39页 |
4.2 不同滴灌量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39页 |
4.3 循环滴灌处理对叶片生理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 不同滴灌量对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