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31页
    1.1 燃料电池的分类与发展第11-13页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概述第13-17页
        1.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2.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类型第13-15页
        1.2.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5-17页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第17-27页
        1.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第17-23页
        1.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第23-24页
        1.3.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第24-26页
        1.3.4 连接体材料第26页
        1.3.5 密封材料第26-27页
    1.4 质子导体的传导机制第27页
    1.5 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第27-29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9-31页
2 实验内容第31-36页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1-32页
        2.1.1 实验试剂第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32页
    2.2 实验内容第32-36页
        2.2.1 粉体制备第32页
        2.2.2 粉体相结构测试第32-33页
        2.2.3 微观形貌表征第33页
        2.2.4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33-34页
        2.2.5 单电池功率密度测试第34页
        2.2.6 热膨胀系数测试第34-36页
3 BaZr_(0.1)Ce_(0.7)Y_(0.2)O_(3-δ)基单电池的制备与研究第36-42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样品制备第37页
        3.2.1 粉体制备第37页
        3.2.2 阴极材料制备第37页
        3.2.3 单电池制备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3.3.1 相结构分析第37-38页
        3.3.2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38-40页
        3.3.3 单电池功率分析第40页
        3.3.4 微观形貌分析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Ba_(0.5)Sr_(0.5)FeO_(3-δ)-Ce_(0.8)Sm_(0.2)O_(2-δ)复合阴极单电池的制备与研究第42-52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样品制备第42-43页
        4.2.1 粉体制备第42-43页
        4.2.2 阴极材料制备第43页
        4.2.3 单电池制备第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4.3.1 相结构分析第43-44页
        4.3.2 热膨胀性分析第44-45页
        4.3.3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45-47页
        4.3.4 单电池性能分析第47-49页
        4.3.5 微观形貌分析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5.1 论文总结第52-53页
    5.2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抗逆候选基因OsSTAP1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论教唆行为的两种性质—兼议《刑法》第29条第2款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