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农业指数类保险产品研究与适宜性选择分析--以山东省玉米为例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第16-19页
        1.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1.2.2 相关概念说明第17-18页
        1.2.3 指数类保险产品研究的可行性说明第18-19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23页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3-25页
        1.5.1 研究的创新第23-24页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2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5-42页
    2.1 国外研究述评第25-32页
        2.1.1 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第25-29页
        2.1.2 关于其它指数保险的研究第29-31页
        2.1.3 国外研究述评第31-32页
    2.2 国内研究述评第32-42页
        2.2.1 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述评第32-38页
        2.2.2 关于产量指数保险的研究述评第38-39页
        2.2.3 关于收入指数保险的研究述评第39-41页
        2.2.4 国内研究小结第41-42页
3 农业指数类保险产品研究的特点与技术难题第42-55页
    3.1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特点与技术难题第42-48页
        3.1.1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特点第42-45页
        3.1.2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技术难题第45-48页
    3.2 产量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特点与技术难题第48-52页
        3.2.1 产量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特点第48-50页
        3.2.2 产量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难题第50-52页
    3.3 收入指数保险产品的研究特点、开展必要性与设计思路第52-53页
        3.3.1 收入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特点第52页
        3.3.2 收入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展必要性分析第52-53页
        3.3.3 收入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思路第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农业指数类保险产品试点的现状与缺陷第55-63页
    4.1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现状与缺陷第55-58页
        4.1.1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现状第55-56页
        4.1.2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缺陷第56-58页
    4.2 产量和收入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现状与缺陷第58-59页
        4.2.1 产量和收入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现状第58-59页
        4.2.2 产量和收入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缺陷第59页
    4.3 现有指数类保险产品试点对产品研发设计的启示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基于风险区划的玉米产量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第63-78页
    5.1 现有产量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评析第63-64页
    5.2 数据来源分析第64-66页
    5.3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第66-71页
        5.3.1 产量指数保险费率的厘定第66-68页
        5.3.2 产量指数保险费率的修正第68-71页
    5.4 保险费率的厘定与修正第71-77页
        5.4.1 保费厘定结果分析第71-73页
        5.4.2 保费修正结果分析第73-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6 基于共生性因子的玉米风雨倒伏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第78-92页
    6.1 现有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不足第78-79页
    6.2 对象选取与数据说明第79-80页
        6.2.1 对象选取第79-80页
        6.2.2 数据说明第80页
    6.3 气象产量的分离第80-83页
        6.3.1 拟合趋势产量第80-82页
        6.3.2 分离气象产量第82-83页
    6.4 风雨共生性倒伏指数的确定第83-87页
        6.4.1 气象灾害因子分析第83-84页
        6.4.2 气象指数的初始设定第84-85页
        6.4.3 风雨倒伏指数的提取第85页
        6.4.4 风雨倒伏指数的修正第85-87页
    6.5 风雨倒伏指数保险产品的定价第87-90页
        6.5.1 定价模型的选取第87-89页
        6.5.2 山东省玉米风雨倒伏指数保险产品定价第89-90页
    6.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7 基于Census-ARIMA的玉米收入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第92-107页
    7.1 现有收入指数保险产品研究的述评第92-93页
    7.2 数据来源分析第93-97页
        7.2.1 价格数据分析第94-95页
        7.2.2 产量数据分析第95-96页
        7.2.3 收入数据的获取第96-97页
    7.3 产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97-100页
        7.3.1 产品研究的思路第97页
        7.3.2 产品研究的方法第97-100页
    7.4 保险费率厘定的实证分析第100-105页
        7.4.1 趋势收入的拟合结果第100-101页
        7.4.2 波动收入的分离结果第101-102页
        7.4.3 收入水平的预测结果第102-105页
        7.4.4 收入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结果第105页
    7.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8 玉米指数类保险产品的适宜性选择探究第107-124页
    8.1 进行玉米指数类保险产品适宜性选择的必要性第107-108页
        8.1.1 山东省玉米受灾情况复杂多样第107-108页
        8.1.2 各指数保险产品分别适宜于不同受灾特点第108页
    8.2 玉米指数类保险产品的适宜性分析第108-110页
        8.2.1 产量指数保险的适宜性分析第108-109页
        8.2.2 风雨倒伏指数保险的适宜性分析第109-110页
        8.2.3 收入指数保险的适宜性分析第110页
    8.3 各地市产品适宜性选择的变量选取第110-114页
        8.3.1 产量波动层面第111页
        8.3.2 生产条件层面第111-112页
        8.3.3 产量水平层面第112页
        8.3.4 风涝实际灾害层面第112-113页
        8.3.5 风涝潜在风险层面第113页
        8.3.6 收入和价格层面第113-114页
    8.4 数据来源第114页
    8.5 模型选择第114-115页
    8.6 玉米指数类保险产品适宜性选择的实证分析第115-122页
        8.6.1 产量指数保险产品适宜性选择结果第115-117页
        8.6.2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适宜性选择结果第117-119页
        8.6.3 收入指数保险产品适宜性选择的结果第119-122页
        8.6.4 各地市指数类保险产品的适宜性汇总第122页
    8.7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9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24-130页
    9.1 研究结论第124-129页
    9.2 研究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ginx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下一篇:Delta并联机器人视觉分拣与跟踪系统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