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 1.1 荧光原理 | 第13-14页 |
| 1.2 荧光分子识别原理 | 第14-26页 |
| 1.2.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 第14-15页 |
| 1.2.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 第15页 |
| 1.2.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第15-23页 |
| 1.2.3.1 以BODIPY为骨架的FRET系统 | 第16-17页 |
| 1.2.3.2 以罗丹明为骨架的FRET体系 | 第17-19页 |
| 1.2.3.3 以荧光素为骨架的FRET体系 | 第19-20页 |
| 1.2.3.4 以香豆素为骨架的FRET系统 | 第20-21页 |
| 1.2.3.5 其他骨架的FRET系统 | 第21-23页 |
| 1.2.4 通键能量转移(TBET) | 第23-26页 |
| 1.3 硫化氢(H_2S)荧光探针 | 第26-32页 |
| 1.3.1 基于亲核环化反应的硫化氢探针 | 第27-28页 |
| 1.3.2 基于还原反应的H_2S探针 | 第28-30页 |
| 1.3.3 基于金属离子置换的H_2S探针 | 第30-32页 |
| 1.4 次氯酸(HClO)探针 | 第32-35页 |
| 第二章 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硫化氢荧光探针 | 第35-47页 |
| 2.1 引言 | 第35页 |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 2.2.1 仪器 | 第35页 |
| 2.2.2 试剂 | 第35-36页 |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6-37页 |
| 2.3.1 探针2-1的合成 | 第36-37页 |
| 2.4 探针2-1的光谱研究 | 第37-45页 |
| 2.4.1 探针2-1的选择性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第37-38页 |
| 2.4.2 探针2-1与H_2S的动力学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第38页 |
| 2.4.3 探针2-1对H_2S的紫外-可见滴定研究 | 第38-39页 |
| 2.4.4 探针2-1与SO_2的动力学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第39页 |
| 2.4.5 探针2-1对SO_2的紫外-可见滴定研究 | 第39-40页 |
| 2.4.6 探针2-1的选择性荧光光谱研究 | 第40-42页 |
| 2.4.7 探针2-1与H_2S、SO_2反应机理研究 | 第42-44页 |
| 2.4.8 探针2-1对H_2S的荧光滴定研究 | 第44-4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基于罗丹明B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47-61页 |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 3.2.1 仪器 | 第48页 |
| 3.2.2 试剂 | 第48页 |
| 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8-53页 |
| 3.3.1 化合物3-2的合成 | 第48-50页 |
| 3.3.2 化合物3-3的合成 | 第50-51页 |
| 3.3.3 化合物3-4的合成 | 第51-52页 |
| 3.3.4 化合物3-5的合成 | 第52-53页 |
| 3.4 光谱研究 | 第53-57页 |
| 3.4.1 荧光探针3-4与HClO的动力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 第53-54页 |
| 3.4.2 荧光探针3-4对HClO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滴定研究 | 第54-55页 |
| 3.4.3 荧光探针3-4对HClO的紫外-可见滴定曲线 | 第55页 |
| 3.4.4 荧光探针3-4对HClO的荧光光谱滴定研究 | 第55-56页 |
| 3.4.5 荧光探针3-4对HClO的荧光滴定曲线 | 第56-57页 |
| 3.5 荧光探针3-4对HClO识别机理研究 | 第57-5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4.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页 |
| 4.2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 附录 | 第73-80页 |
| 研究生期间主要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2-83页 |
| 承诺书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