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1.2 W-Cu复合材料的特征 | 第11-14页 |
1.2.1 钨铜的生产工艺 | 第12-13页 |
1.2.2 钨铜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1.3 铜基钎料的研究及钨铜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 | 第14-19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2 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1-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1-24页 |
2.2.1 熔炼设备 | 第21-22页 |
2.2.2 熔化特性测定设备 | 第22-23页 |
2.2.3 真空钎焊设备 | 第23-24页 |
2.3 钎料润湿性试验 | 第24-25页 |
2.4 钎焊接头与工艺参数 | 第25-27页 |
2.4.1 钎焊接头设计 | 第25页 |
2.4.2 钎焊工艺参数 | 第25-27页 |
2.5 试样制备 | 第27-28页 |
2.5.1 金相试样 | 第27页 |
2.5.2 弯曲试样 | 第27-28页 |
2.6 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铜基钎料的制备 | 第30-42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合金成分的设计 | 第30-33页 |
3.3 铜基钎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3.4 铜基钎料的合金成分特性 | 第34-35页 |
3.5 铜基钎料的熔化温度区间 | 第35-37页 |
3.6 铜基钎料在钨铜和不锈钢上的润湿性 | 第37-41页 |
3.6.1 润湿性结果 | 第38-40页 |
3.6.2 钎焊温度对钎料铺展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钨铜/不锈钢真空钎焊接头的显微结构特征 | 第42-62页 |
4.1 前言 | 第42页 |
4.2 显微组织特征 | 第42-51页 |
4.2.1 母材显微组织 | 第42-43页 |
4.2.2 W-Cu/Cu-Mn-Co-Ni3/18-8 接头钎缝区组织 | 第43-45页 |
4.2.3 W-Cu/CuMnCoZr3/18-8 接头钎缝区组织 | 第45-47页 |
4.2.4 W-Cu/CuMnCoZr5/18-8 接头钎缝区组织 | 第47-49页 |
4.2.5 W-Cu/Cu-Ni-Ti/18-8 接头钎缝区组织 | 第49-51页 |
4.3 元素扩散特征 | 第51-58页 |
4.3.1 CuMnCoNi3钎料钎焊接头的近缝区各元素分布 | 第51-52页 |
4.3.2 CuMnCoZr3钎料钎焊接头的近缝区各元素分布 | 第52-54页 |
4.3.3 CuMnCoZr5钎料钎焊接头的近缝区各元素分布 | 第54-56页 |
4.3.4 Cu-Ni-Ti钎料钎焊接头的近缝区各元素分布 | 第56-58页 |
4.4 钎缝物相构成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W-Cu/18-8钢真空钎焊接头断裂行为和连接原理 | 第62-77页 |
5.1 前言 | 第62页 |
5.2 四点弯曲试验 | 第62-66页 |
5.2.1 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加载力 | 第62-64页 |
5.2.2 宏观断裂类型 | 第64-66页 |
5.3 微观断口形貌 | 第66-72页 |
5.4 界面连接原理 | 第72-75页 |
5.4.1 Cu-Mn-Co-Ni钎料的钎焊接头界面连接过程 | 第72-73页 |
5.4.2 Cu-Mn-Co-Zr3钎料的钎焊接头界面连接过程 | 第73-74页 |
5.4.3 Cu-Mn-Co-Zr5钎料的钎焊接头界面连接过程 | 第74页 |
5.4.4 Cu-Ni-Ti钎料的钎焊接头界面连接过程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